右圖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x=2
B. 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C. 氧屬于非金屬元素
D. 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00
B 【解析】A、由原子結構中質子數=電子數可知,8=x+6,x=2,正確;B、由氧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最外層電子數為6>4,故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錯誤;C、由漢字氧帶“氣字頭”,不帶“金字旁”可知,氧屬于非金屬元素,正確;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00,正確。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碳循環和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
B. 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
C. 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
D. 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A 【解析】A.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含碳物質和含氧物質的循環;B.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有物質種類改變,都發生了化學變化C.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轉化即碳循環,又涉及含氧物質的轉化即氧循環;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正確,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A、B兩個方案。
方案A | 方案B |
(1)能驗證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案是________(填“A”或“B”)。
(2)方案B中,證明鐵的活動性比銅強的現象是___________。
A ③中產生氣泡,②中無現象 【解析】方案A:實驗中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①中無明顯變化,②中鐵片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由實驗現象可知,鐵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方案B: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①②中均無明顯變化,③中有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莆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檢查(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小明取14.7g氯酸鉀和適量的二氧化錳均勻混合后加熱制取氧氣,實驗過程共收集到4.8g氧氣。已知氯酸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2KCl + 3O2↑,通過計算判斷氯酸鉀是否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莆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檢查(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過濾時,漏斗下端管口應緊靠燒杯內壁,錯誤;B、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倒入水中,錯誤;C、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等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收集,正確;D、測定溶液的pH時應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然后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不能將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中,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凡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圖回答問題:
(1)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但該裝置需要做適當的改進,其做法是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①選用的收集裝置一般是______(填上述字母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②若要證明實驗室制取CO2后的廢液呈酸性,不可取的實驗方法是_____(填下列字母序號):
a.滴加紫色石蕊 b.加入硝酸銀 c.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d.加入銅粉。
(4)F圖為某同學利用廢棄材料設計的家庭小實驗,該裝置左邊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左邊部分在操作上的優點是_______,該實驗右邊的現象是______。
長頸漏斗 水槽 試管口塞一團疏松的棉花 2KMnO4△ K2MnO4+MnO2+O2↑ D CaCO3+2HCl=CaCl2+H2O+CO2↑ bcd Zn+2CH3COOH=﹙CH3COO﹚2Zn+ H2↑ 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 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儀器的名稱:①是長頸漏斗,②是水槽。(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但該裝置需要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凡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物質 | 雜質 | 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 |
A | CaO固體 | CaCO3固體 |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
B | KCl固體 | MnO2固體 |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再過濾,蒸發 |
C | CO2氣體 | CO氣體 | 點燃 |
D | NaCl溶液 | CuCl2 | 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過濾 |
A. A B. B C. C D. D
BD 【解析】 物質 雜質 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A 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A錯誤; B KCl固體 MnO2固體 二氧化錳不溶于水,氯化鉀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液,再過濾,蒸發,故B正確; C CO2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凡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與“綠色化學”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A. 農民在玉米地大量焚燒秸稈來得到鉀肥
B.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節能減排
C. 工業廢水處理后再排放
D. 提高煤炭脫硫技術,同時改進燃煤爐灶,促使燃料充分燃燒
A 【解析】A、農民在玉米地應秸稈還田,不應大量焚燒秸稈,以免污染環境,故A錯誤;B、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節能減排,更有利于環保,故B正確;C、工業廢水處理后再排放,以免污染環境,故C正確;D、提高煤炭脫硫技術,同時改進燃煤爐灶,促使燃料成分燃燒,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屬于空氣污染物,燃料充分燃燒又節約了資源,故D正確。 點睛∶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秸稈還田,提高煤炭脫硫技術,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結合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回答有關問題。
(1)銀(Ag)與金(Au)比較,活動性強的是__________;
(2)在Fe、Cu、Al中,常溫下不能與稀硫酸發生置換反應的是__________;
(3)要驗證Al、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如果選用了鐵絲和硫酸銅溶液,還必須選用一種溶質是__________的溶液;
(4)向含有AgNO3、Cu(NO3)2、NaNO3三種溶質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無色溶液,則所得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
銀(或Ag) Cu(或銅) AlCl3(或硝酸鋁、硫酸鋁等合理即可) Mg(NO3)2、NaNO3(或用名稱回答) 【解析】金屬活動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邊的金屬能和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的活動性越強。位置靠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1)...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