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鈉(NaNH2)常用于醫藥制造,根據其性質,氨基鈉應該用時制備,不要長時間貯存。工業上制取氨基鈉是將鈉于97~100℃熔融,向反應容器中緩慢通入無水液氨(NH3),再加熱至350~360℃,生成氨基鈉和氫氣。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氨基鈉的化學性質穩定
B. 將鈉于97~100℃熔融屬于物理變化
C. 制取氨基鈉的反應方程式為:2Na + 2NH3 2NaNH2+H2↑
D. 通入無水液氨的原因是,鈉可能與水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 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變渾濁
C.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D.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中段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三朵噴有酚酞溶液的白色小紙花分別進行下列實驗:①向第一朵小紙花滴加蒸餾水;②向第二朵小紙花滴加濃氨水;③將第三朵小紙花用鐵絲固定綁酚酞小紙花在橡皮塞上,往集氣瓶中滴入兒滴濃氨水,迅速用帶有小紙花的橡皮塞塞緊集氣瓶,如圖(實驗過程中,紙花不能接觸集氣瓶底部的濃氨水)。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A. 實驗①可以不做
B. 實驗②、③中的小紙花均由白色變成紅色
C. 本實驗能說明濃氨水具有揮發性
D. 本實驗能說明氨分子在不斷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與環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_______、天然氣和石油常稱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學式)。
(2)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很多環境問題。今年我國大范圍內出現了霧霾天氣,PM2.5的顆粒是造成這種天氣的“元兇”之一,下列行為會增加PM2.5排放的是____________
A.將校園的垃圾堆積起來,就地焚燒,減少清潔工人的工作量
B.為方便出門兜風,彰顯經濟實力,提倡大量購買和使用私家車
C.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D.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E.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
F.各種節日里大量燃放煙花、鞭炮,提供幸福喜慶的氛圍
(3)在汽車尾氣管里安裝凈化裝置,可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表面發生反應,產生兩種無毒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現用C3H4合成C5H8O2,若讓反應物中的原子100%的轉化成C5H8O2,即可實現“零排放”,該反應中還需要另外兩種反應物,其分子個數比為1:1,則選擇的反應物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CO2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H3OH D.H2和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X、Y、Z三種金屬單質,進行如下實驗:①把X和Y分別加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產生氣泡,Y不反應 ②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銅的溶液中,Y沒有變化,Z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Y可能是金屬銀 B. X的金屬活動性不可能比Z強
C. 三種金屬中最不活潑的是Z D. 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合理的是( )
A. 用100量筒量取5.26mL水
B.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
C. 用托盤天平稱取5.6g氯化鈉固體
D. 紅磷在空氣中,產生大量的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已知下列物質是幾種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是一種暗紫色的固體,在加熱的情況下生成黑色固體B和無色氣體C及物質M,將銀白色固體D放入C中燃燒,產生黑色固體E。請依據上述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 E: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①A→B+C+M:______________;
②C+D→E:_________________;
(3)D在C中燃燒時,集氣瓶中常常會注入一部分水,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州市天河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中段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符號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種單質的是
A. N2 B. H C. O2- D.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