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微觀示意圖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 A. | | B. | | C. | | D. | |
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分類. |
分析: |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A中是兩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B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純凈物;C是一種單質,D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
解答: | 解:A中是兩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故A錯; B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純凈物,故B正確; C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D錯; D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D錯. 故選B. |
點評: | 本考點考查了微觀模擬圖,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有關主題知識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安全常識 | B.物質用途 |
加油站:嚴禁煙火 | 液態氫:火箭燃料 |
C.物質微觀構成 | D.元素與人體健康 |
銅:由銅分子構成 | 缺鈣: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 ,b .
(2)用A裝置制取O2的符號表達式為 ,應選用的收集裝置為 或 (填裝置編號).用B裝置制取CO2的符號表達式為
(3)如圖F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裝置.實驗時,打開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氣約10秒,引燃鐵絲下端火柴桿,伸入塑料瓶內,并對準玻璃管口正上方,觀察到的現象是:鐵絲劇烈燃燒, .改進后的優點是 (填序號).
①氧氣無需提前制備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氣瓶,防止集氣瓶炸裂,更安全
③裝置集氧氣的制取、干燥和性質驗證于一體,實驗效率更高
(4)改進后如圖F所示實驗的主要步驟示意如下,請補充完整.
組合裝置→檢驗氣密性→ →收集氣體.
(5)某興趣小組同學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內,木條復燃,拿出木條,蓋好集氣瓶.過一會兒,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仍然復燃.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木條不再復燃.據此現象 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一氧化碳寫成“Co”的原因。
(1)“Co”表示 元素(填名稱),其原子的相對原子
質量是 ;
(2)一氧化碳是由 兩種元素組成的 (填“單質”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變化,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 放在衣柜里樟腦球逐漸變小 |
| B. | 天熱吃雪糕時,發現雪糕慢慢熔化 |
| C. | 洗凈的鐵鍋常會出現銹漬 |
| D. | 夏天從冰箱取出瓶子外壁迅速附著一層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時,試管炸裂了.造成該同學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
| A. | 未墊石棉網 | B. | 沒有給試管均勻預熱 |
| C. | 試管口未放一團棉花 | D. | 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觀點解釋切洋蔥時可聞到刺激性氣味,正確的是( )
| A. | 分子之間有間隔 | B.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 C. |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 D. |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