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過碳酸鈉(Na2CO4)在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藥衛生等領域有大量應用,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實驗目的】測定過碳酸鈉樣品(含有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的純度。
【實驗原理】2Na2CO4+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實驗裝置】
【交流與討論】
①甲同學認為測定產物中O2的體積即可測定樣品的純度。裝置②的作用是:(15);裝置③的作用是:(16);
②乙同學認為測定產物中CO2的質量(即反應前后裝置②的質量差)就可測定樣品的純度。但利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得CO2的質量并計算樣品的純度,結果會偏高,你認為原因可能是;(17)(填序號)
A.濃鹽酸易揮發,產生的氯化氫氣體被裝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時帶出的水蒸氣在裝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裝置①、②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裝置②吸收
③丙同學提出了一種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稱取樣品12.5g,滴加足量濃鹽酸至樣品反應完全,再將燒瓶中所有的液體蒸發、結晶、烘干,得到0.2mol氯化鈉。則該樣品的中過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將一定質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將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實驗測得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增重5.4克,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增重8.8克。試計算:
(1)混合氣體中甲烷的質量(寫出完整的計算過程)
(2)混合氣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質量之比為______,混合氣體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鎂銅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取出3g合金樣品,將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樣品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
稀硫酸用量 | 剩余固體質量 | 稀硫酸用量 | 剩余固體質量 |
第一次加入10g | mg | 第四次加入10g | 1.0g |
第二次加入10g | 2.0g | 第五次加入10g | 0.6g |
第三次加入10g | 1.5g | 第六次加入10g | 0.6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某同學做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在14.6%的稀鹽酸中加入碳酸鈣,后加入10.6%的碳酸鈉溶液
| 第一次 | 第二次 |
14.6%的稀鹽酸的質量 | m | m |
加入碳酸鈣的質量 | 10g | 20g |
加入10.6%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 | 100g | 200g |
加入碳酸鈉溶液后,實驗現象 | 只有氣泡 | 只有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分)某造紙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為了測定廢水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取廢水100g,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測得生成氣體質量與所加稀鹽酸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生成的氣體質量為 g;
(2)該廢水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和所用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分)請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據,回答以下問題。
(1)過程②中產生氣體的原因是______。
(2)計算溶液A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用“侯氏聯合制堿法”制取的純堿(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化學實驗小組同學為測定某廠生產的純堿中碳酸鈉的含量,稱取12 g樣品放入燒杯中并滴加稀鹽酸,當鹽酸滴加至73 g時,氣泡不再冒出,此時稱得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為80.6 g。
試計算:
(1)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是 g。
(2)該廠生產的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