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
(1)2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 g;
(2) 40℃時,把4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3)欲將4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4) 40℃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到20℃,所得甲物質溶液的質
量 乙物質溶液的質量(選填“>”或“=”或 “<”)
40g 不飽和 降溫或加溶劑 <
【解析】(1) 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2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
(2)4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40g,根據溶解度為在一定溫度下固體物質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質量,所以若把4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則能夠全部溶解,且還不飽和,所以此時所得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3)從溶解度曲線可以得出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欲將4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以向其中加入水或是降低溫度;
(4)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更大,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40℃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到20℃,可以知道甲析出的晶體更多,乙沒有固體析出,故甲溶液的質量要小于乙溶液的質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根據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文字(或化學符號)表達式是 ;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寫出裝置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反應A+B—C+D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和D計量數之和一定等于A和B計量數之和
B.該反應中,A、B、C、D不可能有固、液、氣三種狀態的物質同時存在
C.該反應中A、B相對分子質量之和等于C、D相對分子質量之和
D.參加反應的A、B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C、D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用于鑒別SO2和CO2
C.洗潔精具有乳化功能,常用于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高爐煉鐵中焦炭的作用是產生高溫和生成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某實驗報告中的一組數據:
實驗 序號 | 試劑1 | 試劑2 | 混合前 溫度/℃ | 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溫度/℃ |
① | 3.2 mL水 | 3.2 g Na2CO3固體 | 20 | 24.3(t1 ) |
② | 35 mL稀鹽酸 | 3.2 g Na2CO3固體 | 20 | 25.1(t2 ) |
③ | 35 mL水 | 2.5 g NaHCO3固體 | 20 | 18.5(t3 ) |
④ | 35 mL稀鹽酸 | 2.5 g NaHCO3固體 | 20 | 16.2(t4) |
(1)從實驗①、③數據可知:Na2CO3溶于水________熱量,NaHCO3溶于水________熱量(填“放出”或“吸收”)。
(2)根據t2>t1 可知Na2CO3與稀鹽酸反應______熱量,根據t4<t3 可知:NaHCO3與稀鹽酸反應______熱量(填“放出”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
C.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的問題:
(1)過濾時液面要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濾紙邊緣。
(2)點燃不純的可燃性氣體可能發生爆炸,所以點燃氫氣前,必須先________。
(3)用于量取一定量液體體積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氯化鈉固體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必須使用的一組儀器是
A.天平、燒杯、量筒、玻璃棒、藥匙
B.天平、燒杯、量筒、鐵架臺、藥匙
C.天平、燒杯、漏斗、蒸發皿、玻璃棒
D.天平、集氣瓶、漏斗、蒸發皿、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