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結合“世界早期城市發展圖”(圖3-8),談談城市起源的基本過程。
(1)圖1,農業生產剛剛起步,生產方式________,刀耕火種,靠天等雨,屬遷移式粗放型農業。原始的鄉村聚落只是些________。
(2)圖2,農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灌溉技術的發明與應用,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鄉村聚落在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方________。
(3)圖3,農業技術的提高,產生了一定的剩余產品,為城市出現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出現商品交換和集散的場所________。
(4)圖4,同時人類社會進行第二次大分工。原始________工業與農業分離,出現了直接以交換為目標的商品生產,并逐漸演變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根據下面提供的數據和地圖,完成任務:
(1)辨識下邊四幅地圖(圖1-1),根據圖中的信息分析地球上海陸分布的特點。
①知識檢測: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________;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________。
②地球上海陸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
(2)請你測算一下地球表面海洋與陸地各占的面積比例
①計算:海洋面積:陸地面積=________∶________
(有關數據: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為3.61億平方千米,陸地面積為1.49億平方千米)
②游戲:準備一個繪有世界海陸分布的氣球。
游戲的方法是將氣球拋起,當氣球下落時,用一只手接起氣球,看手摸到的是海洋還是陸地。將同學們手摸到的海洋、陸地數字情況統計,計算觸摸到海洋和陸地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南水北調輸水路線示意圖(圖4-8),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名稱: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將圖中A、B、C三地區按水資源數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將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填在圖中相應的文字框內:燕山、西山、軍都山、潮白河、京杭運河和永定河。
(2)把下圖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水庫的名稱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3)在地球五帶中,北京位于________帶。
(4)北京中心城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照課本,在下圖中填注下列旅游勝地的名稱: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承德避暑山莊、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蘇州古典園林、長江三峽、黃山、杭州西湖、西雙版納、桂林山水、日月潭、敦煌莫高窟和布達拉宮。
(2)上述旅游景點中,屬于自然風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屬于古代文化藝術寶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黃山位于________省;桂林山水位于________自治區;杭州西湖位于________省;長江三峽位于________市與________省的交界處。
(4)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振興,但也要注重保護地方文化,從而實現旅游業的________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圖填空
(1)對照課本,在上圖括號內填出各種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所占的比重。
(2)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多樣,常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________(季風或非季風)區,大部分草地和難利用土地分布在________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照課本,將上圖中的少水帶、過渡帶及其圖例分別涂上相應顏色。
(2)中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___;解決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對照課本第9頁圖G,在上圖中用紅筆標繪“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工程的東線、中線和西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圖填空
(1)水是一種重要的________。地球上的水資源是由________水和________水構成。
(2)陸地上的淡水資源主要來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水、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________水及________等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