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屬于北京文化遺產的是
A、故宮 B、頤和園 C、天壇 D、布達拉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京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解決該問題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多修立交橋和大型停車場
B.鼓勵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調整人們上下班時間,錯開人流和車流高峰
D.禁止外地車輛進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丘陵上種植著蘋果樹,該地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策略,正確的是
A、開墾荒坡地,擴大耕地面積 B、開墾基塘成產模式
C、緩坡修梯田,陡坡發展林業 D、發展出口創匯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工業十分發達的綜合型工業地帶,這種工業特色形成的原因是
A、發展工業的誰能條件優越
B、發展工業的礦產條件優越
C、發展工業的交通和科技條件優越
D、發展工業所需的各種條件都優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珠江三角洲略圖”,完成問題:(14分)
(1)把圖中數碼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下面相應的空格內:
①________(經濟特區); ②________(經濟特區);
③________(鐵路); ④________(鐵路); ⑤________(鐵路)。
A________(海); B________(島); C________(市)。
(2)珠江三角洲以_________(輕或重)工業為主,珠江三角洲地區盛產蠶絲,我國的蠶絲主要產地除珠江三角洲外,還有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盆地。
(3)_______特別行政區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及金融中心,可為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有利條件。
(4)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鎮化迅速發展可能帶來哪些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新華社北京2009年1月26日電 2009年整個南水北調工程計劃安排投資213億元,是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以來年度計劃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結合南水北調工程示意圖和中國南方和北方水土資源比較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甲中工程解決的是水資源________問題。B工程名稱:_________。
(2)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線方案,其中東線方案利用________把長江水輸送到_________地區。
(3)我國耕地資源北方比南方相對較____(多、少),而水資源北方比南方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國水土資源的地區匹配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
(4)造成我國南、北方水資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降水較多,北方降水較少
B.南方降水較少,北方降水較多
C.南方降水季節變化很小,北方降水季節變化很大
D.南方人口稀少,工農業用水少,北方人口稠密,工農業用水多
(5)南水北調工程并不能徹底解決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除此之外你認為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問題。(10分)
(1)長江沿江工業地帶西起四川的________市,東到________市,與貫穿南北的沿海經濟帶及廣大的西部地區大致構成“_____”形經濟格局。
(2)圖中A處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_______地區,試從工業基礎、科技、交通、勞動力素質、市場等方面中任選三方面分析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
(3)沿江地帶從東到西將上海、_______、________等商業中心連接起來,成為溝通東西商貿的紐帶。
(4)長江上游地區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______;中游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______。針對上游地區存在的生態問題,我們能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西部地區的范圍包括西南五省市(川、云、貴、藏、渝)、西北五省市(陜、寧、甘、新、青)和內蒙古、廣西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材料二:中國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
(1)根據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在材料二圖中描繪出東、西部分界線。
(2)材料二中的三幅景觀圖分別反映了西部地區典型的生態環境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西部產生圖①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圖②這種人類活動帶來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圖③反映的生態問題最典型的分布區是____________地區。
(3)解決西部生態環境問題采取的生態保護措施是
①______工程,②________工程,③_______工程,④________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
材料一:2009年9月中旬至今已以來西南云、貴等地大范圍干旱。氣象專家通過分析廣西上空大氣結構,發現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在臺灣島至中南半島之間,形成了一條長3000多公里、寬度跨越4個緯度的巨型高壓壩。分析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加劇,破壞了大氣結構,造成海洋季風無法登陸形成降雨,是導致這次極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受到旱災影響的省份有____、_____、____等。
(2)這次極端干旱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加劇,破壞了大氣結構,造成來自______洋的______季風無法登陸造成的。而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受來自______洋的東南季風影響。
(3)人們采取哪些措施緩解旱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