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低
B.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高
C.緯度相同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一定也相同
D.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隨著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①②③④四地的氣溫和降水柱狀圖,回答問題
(1)①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降水季節分配特點是 ;
(2)②地和③地都屬于 帶氣候;
(3)④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它與①地氣候差異產生 的主要原因是____(海陸因素、緯度因素、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活動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上圖揭示的環境問題是
A. 霧霾 B. 沙塵暴
C. 臭氧層空洞 D. 全球變暖
【2】引起該問題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 狂風吹起大量沙塵 B. 長期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C. 大量使用制冷劑 D. 過度、無序開采礦產資源
【3】為緩解該問題,公眾應參與的行動是
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節水措施
C. 增加能源消費數量 D. 外出自備購物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江門市現轄蓬江、江海、新會3區及臺山、開平、鶴山、恩平4個縣級市,人口約448萬,面積約9504平方公里,則其人口密度約為( )
A.5人/平方千米 B.21人/平方千米 C.47人/平方千米 D.471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請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A , B;盆地C;高原D。
(2)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舉例說明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不少于兩條)。
(3)河流①②均發源于高原,向東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斷我國地勢特點是。
(4)河流①是 , 當它流經(地形區名稱)后,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極易形成水患災害。下列不屬于治理此種災害的措施是。
A、上游退耕還林還草 B、中游植樹種草,加強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D、引黃河水灌溉
(5)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工業基地。其中③是 , ④是;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上海在工業基地中。
(6)E高原的農業生產以(種植業或畜牧業)為主。國家為了發展這一地區的經濟,加強與少數民族的團結,建成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車的鐵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板塊示意圖(局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C板塊是:
A. 歐亞板塊 B. 非洲板塊
C. 太平洋板塊 D. 印度洋板塊
【2】按照板塊學說的觀點,圖中
A. E山脈會消失 B. F山脈會消失
C. 地中海會消失 D. 紅海會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2月《紅海行動》熱映,該片講述了在索馬里外海亞丁灣,中國船只遇襲,海員被海盜扣留。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奉命執行任務的故事。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中國船只遇襲的亞丁灣位于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印度洋
【2】圖中的紅海形成原因及今后的發展趨勢為
A.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形成,面積會越來越小,最終會消失。
B. 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擠壓形成,面積會越來越大,最終會形成新的大洋。
C. 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形成,面積會越來越大,最終會形成新的大洋。
D. 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形成,面積會越來越小,最終會消失。
【3】限制中東各國農業生產的關鍵因素是:
A. 土地資源 B. 石油資源 C. 水資源 D. 森林資源
【4】圖9中航海線經過的海峽A的名稱為
A. 馬六甲海峽 B. 曼德海峽 C. 英吉利海峽 D. 德雷克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