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湘江流域聚集了全省近60%的人口,也聚集了許多城市,同時湘江也承載了全省超60%的污染。讀“湘江流域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湘江自廣西發源,流經了8個地級行政區,最后注入 。
(2)長株潭是湘江流域的重要城市群,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的試驗區。“兩型社會”是指資源節約型社會和 型社會。
(3)近年來,湘江的污染已經嚴重威脅到人民的健康,作為中學生,我們能為保護“母親河”做點什么?(至少列舉兩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是本世紀以來發生在陸地上的第5次八級大地震
此次地震發生是因為尼泊爾地處( )
A.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
B.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
C.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
D.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陰影地區甲為我國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自這里,被譽為“中華水塔”。
材料2: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媽媽在蘇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同城效應)。
材料3:三江源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區典型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這里被譽為野生動物的天堂;而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是我國著名的水鄉,這里有人間天堂之稱的 。
(2)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但這里的氣候干旱,屬 地區(干濕地區)。
(3)材料2反映的同城效應必須要有發達的交通。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間高速鐵路和
已經形成了密集的網絡。
(4)長江三角洲獨具特色的水鄉文化,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下列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景點的是----------------------------------( )
①拙政園 ②周莊 ③烏鎮 ④頤和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海圖,回答問題。
(1)我國領土的最南端是南海南沙群島中的 島礁,中國在此投放有主權碑,軍艦和海警執法船不定期到這里巡航。
(2)南海諸島行政上歸屬海南省管轄。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市。海南島北面的 是我國的內海之一。
(3)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 島,島上物產豐富,因盛產 而被譽為“東方甜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是 高原。
(2)圖中B處附近有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 水利樞紐。
(3)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來源于中游的黃土高原,所以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其具體的措施有: 。(至少一條)
(4)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支流無法匯入
B.區域內氣候干旱,降水少
C.近年來黃河上、中游用水量過大
D.黃河存在凌汛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地區圖”(甲圖)和“南美洲地形圖”(乙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是 海峽,它也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乙圖中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是 運河,它也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
(2) 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水平最高的國家。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狂歡節。
(3)甲圖中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地區的農業不同,地中海沿岸適合發展園藝業,大西洋沿岸適合發展 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讀圖回答問題。
(1)我國位于_______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臨海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屬于我國內海的是________海。
(2)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大陸南部,絕大部分領土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帶。
(3)我國陸地面積約________平方千米,僅次于_______和_________。領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約跨緯度________度。
(4)如圖中的四個省級行政區中既在我國最北端又在我國最東端的省是 _______(填序號),其省會名稱是________;北回歸線穿過的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