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代碼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①、島嶼③。
(2)山脈②以東是有“魚米之鄉”之稱的是平原。
(3)2012年菲律賓海軍士兵持槍登上在黃巖島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引發對峙事件,讀圖,黃巖島位于我國的海。
(4)根據圖中長江、黃河的流向可判斷出我國的地勢
(5)為了將新疆的天然氣大量輸送到東部地區我國建設的工程是A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讀圖“全球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此次地震中心處于兩大板塊之間,這兩大板塊分別是( )
A.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B. 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C.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D.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
【2】依據板塊構造理論,下列屬于火山地震多發區的是( )
A.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B. 澳大利亞
C. 亞歐大陸內部地區 D. 太平洋中心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到老齡化社會。下圖為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___________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3)我國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該政策對青島市人口數量和老齡化現象有何影響?
(4)據統計2014年末,青島市常駐人口超過900萬,其中登記流動人口超過200萬,居全省首位。流動人口給青島市帶來哪些有利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黑龍江省經歷了“北大荒”到“北大倉”的巨變后,隨之而來的后果則是濕地面積銳減.為了恢復生態環境,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建立一批自然保護區。
材料二:國家在黑龍江省率先開展“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試點,把“兩大平原”建成國家商品糧基地核心區,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材料三:黑龍江省略圖
(1)材料一,為了恢復生態環境,齊齊哈爾建立的自然保護區是 。臨省(區)①的地形以_________為主。
(2)材料二中所指的重要商品糧基地②是________平原。
(3)黑龍江省航運最繁忙的河流③是 。
(4)④山脈中有“林都”之稱的城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降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降水就是降雨,兩種說法一致
B. 有雨必有云,有云必有雨
C. 降水是一種天文現象
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的地形類型,正確的是 ( )
A.①處是山峰 B.②處是山谷
C.③處是鞍部 D.④處是山脊
(2)某日中午,周莊的炊煙紛紛飄向李莊,此時該地的風向是 。
(3)周莊與李莊兩處鄉村聚落,更容易發展成城鎮的是 ,試分析其原因 。
(4)圖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條支流,其中畫錯的一條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讀下圖回答問題。
(1)黃河干流流經9個省區,其中①是 省,在 省注入渤海。
(2)黃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3)該河下游平原地區農業發達,上圖中乙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
(4)下列能反映甲處景觀的圖是 ,并簡述該地區的地表特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及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西藏自治區面積120多萬平方千米,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進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運輸。
(1)青藏高原的主要牲畜是 ,被譽為“高原之舟”。本區的農作物產量高的原因是 。
(2)青藏地區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圖中①是 ,②是 。
(3)A省內有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