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的年降水量分布圖(圖7),完成下列各題。
(1)“◎”所示省級行政中心是 , 位于山脈的山麓地帶。
(2)甲地的年降水量是。
(3)據圖描述該地區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
(4)分析該地區的河流多數最終未能流人海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小銘同學利用假期到祖國的西部旅游,體驗生活中的地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銘同學所到的甲、乙兩大地理區域天然草場廣布,農業以 為主。其中甲地區是 (四大地理區域之一)。
(2)A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 資源,國家在這里建設了大型的能源開發工程,為西部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3)旅途中,小銘乘坐火車,經鐵路線① 鐵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4)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珍稀物種繁多。近年來,局部地區出現流沙、草場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現象,小銘同學深感憂慮。請大家為保護該高原濕地出謀劃策,如退耕還草(林)、 (答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必須強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擴大耕地面積
B.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運用科學技術,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
D.大力發展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政區略圖,分析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洋A ______ ;國家B ,首都為
(2)歐洲本部大部分地區屬于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農業中的 ______ 業的發展.
(3)圖中從①到②到③,可以判斷降水量是逐漸 ______ (增加或減少).氣溫年較差逐漸______(增大或減小),這說明氣候自西向東 ______ 性越來越強(大陸性或海洋性).
(4)現代測量表明,圖中C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C海將會消失.請簡析C海消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西藏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廣布。西藏人口密度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糧食作物,但畝產量不及水稻的一半。西藏人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創造了獨特的雪域文明,現在正和全國人民一起加快建設步伐,共創美好未來。結合“西藏相關地理事物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對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斷,正確的是
A. 西北部少,東部、東南部多
B. 西北部多,南部少
C. 東北部多,西南部少
D. 中部多,四周少
【2】下列關于促進西藏進一步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因西北部荒漠廣布,應引種熱帶、亞熱帶樹種,擴大其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B. 因地處我國西南邊陲,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分散,應強化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建設,加強區內、外聯系,促進西藏全面發展
C. 因雪域高原環境獨特,生態脆弱,應嚴禁工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防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D. 因青稞等糧食產量低,應大面積播種水稻等高產農作物,解決糧食不能自給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為了弘揚中華海洋文化,某電視臺的欄目組策劃拍攝《探訪海上絲路》紀錄片,沿著當年鄭和走過的路線,選擇了從江蘇瀏河出發,經福州、泗水等地到麥加(如左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攝制組如果到了泗水,到當地餐館用餐,會發現當地人的主食是。
(2)攝制組想以最近的路線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必須穿過A 海峽,并會解釋說日本人把A海峽稱為“ ”。
(3)攝制組收集到該海峽的氣候資料(如右圖),會介紹當地的氣候特征是 ,其氣候類型為 氣候。
(4) 攝制組到達霍爾木茲后,發現當地盛產 (填寫礦產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也很大。如圖是中國地理區域資料組合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表示秦嶺—淮河的是 。
(2)根據南北方水土分配柱狀圖,歸納我國水資源總量在南北方地區的分配差異: 。針對有些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狀況,請提出改善缺水狀況的一項措施: 。
(3)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保護比開發更重要。以下屬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重要保護內容的是( )
①高原濕地和水源涵養地 ②野生動物的多樣性 ③藏族傳統文化 ④有特色的平頂碉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北方地區形成了旱地農業,南方地區形成了水田農業,西北地區形成了灌溉農業,青藏地區形成了河谷農業。這些地區農業生產特點的形成主要是當地人( )
A.多種經營發展農業的結果
B.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結果
C.發展生態農業的結果
D.發展商品農業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創新探究題)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陰山大致為 走向。
(2)圖中甲省區是 ,乙河是 。
(3)在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中唱到“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則唱歌人面朝的方向是 方。
(4)圖中丙地所在的地形區是 ,該地形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 。
(5)根據山西礦產資源分布狀況,你認為該省可發展哪些工業?(至少寫出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