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和人文特點差異很大。讀下圖,判斷回答。
甲:聯合收割機收獲玉米
丙:雪山下的太陽能發電
(1)填寫圖中代號表示地理事物名稱:
A、海 B特別行政區
(2)某市外來工子弟學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暑假結束他們帶著假期社會實踐作業返回學校并相互交流。圖中文字及圖片是他們的部分交流成果,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其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原因。
學生原住地 | 交流成果是否正確 | 原 因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 全都屬于北溫帶
C. 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 D. 大部分在中緯度,小部分在高緯度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B. 海陸兼備,位置優越
C.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海洋大國之一 D. 我國陸地面積約96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圖中①地所在國家是
A. 蒙古 B. 俄羅斯 C. 印度 D. 巴基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圖,回答。
(1)圖中山脈A、B、C都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中A是山、B是山。C山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線?(寫出兩條)
(2)讀景觀圖片,描述該區域地表狀況。
(3)讀氣候資料圖,描述該地降水季節變化特點,說明其對地形及河流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兩條經緯線之間的間距相等,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甲地的緯度 , 丁地的經度。
(2)丙地位于乙地的方向。
(3)乙、丁兩地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千米。
(4)地球自轉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
(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熱帶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近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與第五次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年平均增長0.57%,這個數字比第五次普查的年均增長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人口排在前五位的是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回答下列各題。
【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不含港澳臺)總人口數約為
A. 14億 B. 13.4億 C. 12.2億 D. 11.8億
【2】1990年-2010年我國人口增幅在逐漸下降,這表明
A. 人口死亡率升高
B. 人口大量遷移到了國外
C. 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
D.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成效
【3】廣東躍居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主要原因是
A. 沒有落實計劃生育
B. 醫療水平高,人口死亡率降低
C. 經濟發展使得大量外來人口涌入
D. “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導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