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干濕區和溫度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干濕區劃分的依據是
A.降水量多少 B.蒸發量多少 C.降水量與蒸發量之差
【2】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和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基本一致,這條線為( )
①0℃等溫線
②800mm等降水量線
③秦嶺—淮河一線
④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3】東北地區有較大面積的濕潤區,是因為( )
A.離海洋近,降水多 B.緯度高,蒸發量小 C.地勢高,植被豐富
【4】暖溫帶地區典型的水果是( )
【5】下列三幅民居郵票中,反映我國南方濕潤區特點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C點的海拔是 ( )
A.600米 B.500米
C.400米 D.300米
【2】由山麓到山頂,四條登山線路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D點大致在A(山頂)點的( )
A.西方 B.東方 C.北方 D.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形雨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C點的海拔是( )
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
【2】A、B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
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
【3】此時,測得B點的氣溫是14°C,則A點的氣溫是( )
A.2°C B.8°C
C.20°C D.26°C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坡降水多 B.B處降水最多
C.C坡為迎風坡 D.背風坡坡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和地圖,運用地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北京故宮始建于永樂年間,建筑所需木材部分來自川、湘、贛等地。所伐的巨木順江而下,自西向東運到南京,再沿運河北上。部分石料來自太行山,那里盛產漢白玉。聰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井”,把井水潑到地面上,形成冰層,用“旱船載石”的方法把巨石運到北京。
(1)部分木材來自川、湘、贛,圖中數碼①、②代表四川省的是 ;部分石料來自太行山,圖中數碼③、④代表太行山的是 。
(2)巨木“順江而下”的“江”指的是 ,“沿運河北上”的“運河”是指 。
(3)據材料所知,“旱船載石”的方法應該在什么季節使用,簡析其原因。
(4)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下圖反映北京是全國的 中心。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戰略位置、經濟區位等方面簡要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人口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內居民的人數
B、凡是沿海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
C、凡是降水多、氣溫高的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
D、世界上高寒地帶、干熱地帶和濕熱地帶,人口都很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關于經線和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經線的形狀是圓,緯線的形狀是半圓
B、所有緯線的長度相等
C、緯線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D、所有經線的長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人口變化曲線圖
材料二:我國部分省區人口密度比較表
【1】根據材料一,當前我國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
A.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B.人口增長速度變慢 C.人口自然增長率增大
【2】雖然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但目前我國每年新增人口數量依然很多,這是因為( )
A.人口壽命延長
B.人口基數很大
C.人口自然增長率還是很高
【3】根據材料二,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 )
A.東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差異不大
【4】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特點的自然因素有( )
①氣候 ②交通 ③地形 ④政策 ⑤水源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