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季風影響( )
A.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B.南方雨季開始的時間比北方早
C.加劇了北方的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
D.活動異常時,旱澇災害頻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基諾族是我國認定的最后一個少數民族。關于基諾族的來源,沒有文字記載,但基諾族人尊奉諸葛亮,傳說是諸葛亮南征部隊一部分人的后裔。他們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一座大山上。
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1】基諾族是我國認定的第幾個少數民族?( )
A.53B.54
C.55D.56
【2】基諾族聚居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屬于我國行政區劃中的哪一級?( )
A.省B.縣
C.鎮D.鄉
【3】基諾族人主要以農為生,下列屬于當地傳統農作物的是( )
A.蘋果B.玉米
C.甜菜D.青稞
【4】我國民族眾多,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 )
A.壯族B.漢族
C.苗族D.基諾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黃河流域的開發與治理過程中,合理的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成為塞上江南
B.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應采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C.下游地上河易發生洪水災害,應開挖新河
D.黃河水運價值巨大,應成為北方地區東西運輸的大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中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空間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在時間分配上具有_______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使得河流經流量季節分配不均,年際明顯波動,容易造成_______或_____等災害。
(2)近幾十年來,中國進行了多項跨流域調水工程,其中最大規模的跨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_______、_______地區。
(3)解決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有_______、合理用水、______、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們為建立“節水型社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例如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下列關于人類對資源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在生活中,我們可以一次性地使用可再生資源
B.人類為了避免非可再生資源的數量不斷減少,應禁止使用
C.在生活中要對垃圾進行分類,實行資源的循環利用
D.自然資源數量巨大,資源開發范圍不斷擴大,人類不必為資源減少而擔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興建港珠澳大橋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政治因素C.技術因素D.經濟因素
【2】港珠澳大橋的中間段采用海底隧道(長為6.75公里)代替橋梁的方案,主要原因是( )
A.利于洪峰入海B.縮短行車距離
C.節省工程投資D.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3】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受益最顯著的產業是( )
①建材行業 ②信息產業 ③物流業 ④旅游業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新疆地處東經73°40′至東經96°18′、北緯34°25′至48°10′,東西相距約1950公里,南北相距約1550公里,總面積約166萬平方千米,2015年新疆常住人口是2359.73萬人。
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廣東的學生通常比新疆烏魯木齊的學生上學時間早,原因是( )
A.兩地有時差B.兩地天氣不同
C.兩地海拔不同D.兩地氣候不同
【2】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而同緯度的北京氣候則較濕潤,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人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很多山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我們可以給他們提出的建議是( )
A.將人口全部遷往發達地區
B.大力發展糧食種植業,滿足生活需求
C.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畜牧業、旅游業
D.大量采伐山上樹木,獲得更多經濟利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大,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
②陸上鄰國15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③領土的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
④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陸界線長22000多千米
⑤我國有56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⑥我國南北跨近50個緯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