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下列地理現象與其所屬地區用直線連接起來。
A.白色長袍是當地人的傳統服飾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
B.成群的角馬、羚羊往水草茂盛的地方遷徙 ②西亞
C.曲折幽深的挪威峽灣景色宜人 ③極地地區
D.巨厚的冰層覆蓋在大地上、漂浮在洋面上 ④東南亞
E.世界上橡膠、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區 ⑤歐洲西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18世紀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快,1830年僅有10億人,1930年增加到20億人,1975年為40億人,1987年50億人,1999年達到60多億.目前仍以每年7800萬人的速度增加。
材料二:世界耕地總面積僅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0,但由于水蝕、風蝕、沙漠侵蝕、工業交通建設用地、住房面積不斷擴大,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僅中國每年就減少70萬公頃左右。
(1)上述材料揭示了世界共同關心的兩大問題,一是 問題;二是 問題。
(2)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多樣但是分布不均勻,主要表現在 少,難利用土地多, 資源不足。
(3)針對這種現象,中國政府提出了兩條基本國策:一是針對人口的國策: ;二是針對土地資源的國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不但耕地資源緊張,水資源分布也很不均勻,很大一部分地區都面臨著缺水問題,特別是 、 缺水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四國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下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河流沿岸的平原地區,分別是甲乙丙丁四國主要的人口密集區
B. 四國都平原面積廣大,耕地多,而且是本國主要的農業生產區
C. 四個國家的首都都是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D. 四個國家都資源豐富,工業靠近原料產地
【2】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國農業實現了高度的專業化和機械化,但從丁國進口熱帶的經濟作物
B. 乙國、甲國之間有著大量的軟件服務外包業務往來,服務業已成為乙國的經濟支柱
C. 丙、丁兩國都以白種人為主,其官方語言也都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D. 雖然丙、丁兩國分別位于南北半球,但均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一艘由西向東航行的船經過P點,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船正進入
A. 麥哲倫海峽 B. 莫桑比克海峽 C. 馬六甲海峽 D. 英吉利海峽
【2】該船計劃在M港裝運該國出口貿易最大的礦產,其礦產最有可能是
A. 稀土 B. 錫 C. 煤炭 D. 鐵礦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地形部位的判讀,正確的是( )
A. 甲為山頂 B. 丙為鞍部
C. 乙處有可能發育成河流 D. 丁處適合露營
【2】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②兩個山坡比較,①的坡度較陡
B. 該區域地形類型為盆地
C. 該區域內的陡崖位于山頂的正南方向
D. P、M兩地相比,P地更易形成村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生產為我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生活資料。我國工業部門齊全,輕重工業發展都較快。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題。
(1)位于長江流域的鋼鐵工業基地是( )
A.重慶、武漢
B.京津唐
C.包頭、太原
D.鞍山、本溪
(2)若從接近原料產地方面考慮,呼和浩特紡織工業應為( )
A.棉紡織工業
B.毛紡織工業
C.麻紡織工業
D.絲紡織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②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③1月0℃等溫線
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⑤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⑥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其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2)根據長江、黃河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總的特征是 __ ____ 。兩條河流共同流經的省區是青海省和 省。
(3)圖中兩條河流中,形狀為“幾”字形,下游形成“地上河”的是 ______ ,該河最終從 省流入 海。
(4)圖中B地形區是 ______ 高原,該地區代表性的民居是 .
(5)圖中C是在長江干流建成的我國最大的 ______ 水利樞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C.土地、陽光屬于可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