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2月,杭州市蕭山區“95后”青年孔某,因受不了訓練苦、管理嚴等,拒絕履行兵役義務。依據《兵役法》、《浙江省征兵工作條例》和蕭山區相關規定,孔某被處以5萬元罰款,并取消其大學復學資格。此外,2年內不得被國家機關、國有企業錄用、錄取,不得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或其他專業技術證書,不得辦理出國出境、升學等。該事件表明
A.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B.公民的義務多于公民的權利
C.違法必定受到法律制裁 D.違法行為必將受到刑事處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在開展助殘活動之后,許多同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冷漠的變熱情了,脆弱的變堅強了……可見
A.人在社會中能夠不斷成長 B.我們應該多了解社會
C.社會化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D.我們的情緒變化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內心肖像的鏡子。”這句話充分說明
A.講文明、講禮貌只表現在口頭上
B.文明禮貌只表現在行動上
C.文明禮貌體現著一個人的內涵和修養
D.文明禮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社會成員是指組成并屬于社會這個集體的個體,每個生活在社會之中的個體都是社會的一員。正是社會成員及其之間的相互交往構成了整個社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離不開
A.父母的撫育 B.同伴的幫助
C.老師的教誨 D.社會的關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3月20日,一名旅客在從寧波飛往昆明的航班上謊稱其同伴攜帶了炸彈。飛機抵達昆明機場后,這名旅客因涉嫌擾亂公共秩序被機場公安治安拘留15日。該事件告訴我們
A.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B.要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C.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D.法律禁止做的,我們應該堅決不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天你“刷屏”了嗎?利用微信發表自己的言論,已經成為許多網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網民利用微信在網上制造謠言、相互謾罵的行為受到人們的譴責。凈化網絡環境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對此,青少年參與公共生活不應該做的是
A.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做網絡的主人
B.提高自己辨別是非和抗誘惑的能力
C.積極參與其中,推波助瀾
D.遵守法律和道德,不造謠、不傳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3月8日,網民劉某為增加關注度,在百度“黃驊貼吧”發表主題為“南排河液化氣站爆炸”的帖子,內容是“河北滄州一私人液化氣站爆炸,傷亡情況不明”,后經查實為虛假信息,劉某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10天。劉某的行為屬于
A.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嚴重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布4批20個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近年來,食品安全領域謠言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有數據顯示,網絡謠言中“舌尖上的謠言”占45%。包括《人民日報》、《人民網》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曾多次刊發調查報道,第一時間對網上曝出的食品安全謠言科學求證,消除誤解和恐慌。各級相關部門及時公開調查檢查情況,給予謠言有力回擊,部分造謠傳謠者受到法律懲處。這說明
A.網絡具有危害性,我們應遠離網絡
B.任何違法行為都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C.在網絡上造謠一定會受到刑法制裁
D.網絡無限,自由有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公安機關應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這個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知恥是最美的服裝。”( )
A、身穿最美的服裝時應該感到慚愧知恥
B、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亮點,自尊無價
C、尊重他人是人生一門學問,是人生一片風景,尊人優雅
D、珍珠衫和羽衣霓裳都不是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