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受市場需求量、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農民文化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的影響.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解答 解:(1)森林是大自然的保護神.它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因此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適宜發展林業,這叫宜林則林,水源豐富的平原發展種植業;降水較少的西部草原發展畜牧業;河湖眾多的水鄉發展漁業.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體現了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2)某城鎮周圍地區計劃發展乳牛業,蔬菜和花卉業;如圖1適宜發展的是④地,原因是距離城市近,滿足城市居民需求.
(3)可見,農業生產,要考慮自然條件,還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
(4)種植業區與畜牧業區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有我國的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和青海牧區;以東主要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故答案為:(1)林業; 種植業; 畜牧業; 漁業; 因地制宜;
(2)④;距離城市近,滿足城市居民需求;
(3)社會經濟;
(4)400;新疆; 西藏; 北方.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農業的因素.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理解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各占$\frac{1}{2}$ | B. | $\frac{2}{3}$是陸地 | ||
C. | $\frac{4}{5}$是海洋 | D. |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巴基斯坦 | |
B. | 南亞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 | |
C. | 東南季風對南亞農業生產影響重大 | |
D. | 印度電腦軟件產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