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長江、黃河干流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長江、黃河均發源于我國的 高原,最后都注入 洋。
(2)黃河攜帶的泥沙在下游的 (華北或長江中下游)平原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舉世聞名的“ 河”。
(3)長江宜賓以下四季可以通航,素有“ ”的美譽。
(4)跨流域調水工程可以改變水資源的 (時間或空間)分布不均,其中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通過引水工程把 (長江或黃河)豐富的水資源,調到我國缺水嚴重的 和西北地區。
(5)長江上、中游的分界線是 ,中、下游的分界線是 (城市)。
【答案】(1)青藏 太平洋
(2)華北 地上
(3)黃金水道
(4空間 長江 華北
(5)宜昌 湖口
【解析】從圖中看出,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青海省和四川省 ,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
黃河攜帶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區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治理黃河水患,中游地區應退耕還林(草),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減少河水的含沙量。
長江支流眾多,構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所以又有黃金水道之稱。
跨流域調水工程可以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南水北調工程,就是通過引水工程把長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我國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
長江上中游的分界線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湖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區域與其對應的氣候類型,連線正確的是
A.A---②B.B---①C.C---③D.D---④
【2】下列關于此區域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本區域工業處于世界技術和價值的高端位置
B.本區域的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主
C.本區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居世界前列
D.本區域是人口稠密、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實行“休漁期”,其目的是( )
A.讓捕魚船只器械有修補的時間
B.實施分區管理,爭取提高捕魚產量
C.控制捕魚的大小和數量,實施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D.防止海域污染的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河流(或運河)中全部位于我國非季風區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四河流(或運河)中冬季有結冰現象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黃河干流泥沙沿途的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圖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數據可知,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
A. 源頭——蘭州 B. 蘭州——河口 C. 河口——陜縣 D. 陜縣——入海口
【2】該河段含沙量劇增的主要原因是
A. 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B. 氣候干旱,土地荒漠化嚴重
C. 工業發展快,土壤污染嚴重 D. 建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減少
【3】在山東境內,黃河沒有支流的原因是
A. 下游經常出現凌汛 B. 下游經常斷流 C. 下游為地上河 D. 下游水污染嚴重
【4】下列關于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發源于唐古拉山脈 B. 是我國第二大河 C. 注入黃海 D. 干流像“幾”字形
【5】關于長江和黃河具有的共同特點,不正確的是
A. 均發源于青藏高原區 B. 都為外流河 C. 都流經濕潤區 D. 水能資源都很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經緯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的經線都交會于南、北兩極,長度相等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四國人口中出現負增長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①國最有可能在( )
A. 歐洲 B. 北美洲 C. 亞洲 D. 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