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1月21日電,國家統計局21日對外公布,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站上______萬億元的歷史新臺階,穩居世界______,增長6.6%。
A. 90 第二B. 80 第一C. 90 第一D. 80 第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以下小題。
(1)長江和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是 高原,兩河流向均為自 向 ;兩條河流中,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有結冰期的是 ,注入東海的是 ;
(2)圖中B地形區是 高原,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是由于嚴重的 造成的,因此在黃河下游形成 景觀,圖中C是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 水庫.
(3)長江中下游是洪澇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下表列舉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洪災頻發的一些原因,請提出相應的防洪對策。
(4)關于長江、黃河流域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長江上游陡坡墾殖 B.黃河中游植樹種草
C.長江中游湖區湖造田 D.黃河下游發展水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字①是 地區,A線是該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④是 地區,該區與地區③的界線D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分布一致。
(2)填數字代號:在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區主要分布在 。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 (山脈)和C (河)一線,該線是l月平均氣溫 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暖溫帶與 (溫度帶)的分界線;該線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是半濕潤地區與 (干濕地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三圖中,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別方向的是圖 。
(2)圖甲中B點位于D點的 方。圖乙中D點位于C點的 方。
(3)圖丙中位于(45°N,30°E)附近的是 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一”期間,小軍去日本旅游,下列旅游活動不可能體驗的是( )
A.游富土山,觀賞雪峰奇景 B.游北海道,觀賞盛開的櫻花
C.參觀現代化的汽車生產車間 D.到熱帶雨林探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題。
【1】下列關于亞洲的說法錯誤的是
A.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B. 地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
C. 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阿拉伯半島、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
D. 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
【2】亞洲大部分地區地處地球五帶中的
A. 北溫帶 B. 南溫帶 C. 熱帶 D. 北寒帶
【3】河流甲最終注入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4】下列示意圖中,最能反映亞洲河流分布形態特點的是
A. B.
C.
D.
【5】雖然我們生活在亞洲,但你對亞洲在全球的地理位置知道多少?下列對亞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亞洲全部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B. 西隔大西洋與北美洲相望
C. 亞洲西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
D. 地跨寒溫熱三帶,主要位于北溫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的未來城市建設發展目標是( )
A.建設成為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
B.建設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C.建設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
D.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并回答下面各題。
【1】圖中人口分布密度和人口分布特點描述正確的為( )
A.吉林省每平方千米人數大于300人,人口密度很大
B.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數超過500人的省全部位于東部沿海
C.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300人的省全部都位于黑河騰沖線以西
D.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2】老齡人口比重不斷上升,會出現( )
A.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上升B.中國大媽會帶動社會更多消費
C.養老醫療社會投入增加D.生育人數不斷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 (山脈)、⑤ ____ (山脈)、⑥ ___(山脈)。
(2)寫出山脈⑥兩側的地形區名稱A ____ __ ;B __ _ __ 。
(3)圖中地理事物中,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___ _,“世界屋脊”之稱的是 ______ 高原,“地面平坦”、“牛羊成群”的是 ___ _高原,地表崎嶇不平的⑧是 ___ 高原,“紫色盆地”之稱的⑦是 ____ 盆地。(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