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央視《地理·中國》報道,著名的“橋上橋”(上下 兩層)位于黃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橋建于公元1667年,上橋 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紀70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將下 橋挖出,使“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下圖示意黃河“橋上 橋”。
根據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橋上橋”最可能位于
A. 華北平原B. 黃土高原C. 四川盆地D. 河套平原
【2】“橋上橋”的下橋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地殼變動B. 過度開墾C. 水土流失D. 圍河造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你認為下列現象與天氣沒有關系的是( )
A. 今天天氣真好,天空藍極了 B. 北京的冬季,天寒地凍
C.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D. 今天新聞里說南方地區會有小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國水土資源地區匹配_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耕地資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__(多或少),而水資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__(多或少)。
(3)為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國家興建了_________工程,把_________流域的水調入嚴重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
(4)在我國少水帶地區,農業生產適宜發展_________(種植業或畜牧業)。
(5)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市處于我國的平水帶內,水資源供需緊張;為緩解該市缺水的局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非洲北部、亞洲西部主要分布著________人種;歐洲主要分布著________人種。
(2)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的中部和南部。
(3)除亞洲外,_______洲和_______洲黃色人種也比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斐濟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屆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是
A.人種復雜,勞動力短缺B.受印度洋颶風影響,損失巨大
C.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D.位于低緯度地區,地震災害頻發
【2】在該國的語言和文字產生初期,沒有“冰”、“雪”等詞語,主要是
A.地形的作用B.氣侯的影響C.經濟的制約D.文化的限制
【3】2018年,最大地震是發生在斐濟群島地區的8.1級地震。有關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震集中在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B.現在科技水平下,地震能精準預測
C.地震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災害D.地震發生時,要迅速乘坐電梯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