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讀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
A.北部沿海地區B.中部內陸地區
C.西部高原地區D.東南沿海地區
【2】影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①河流②交通③氣候④地形⑤開發歷史長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假期期間,臨沂市某學校初二地理興趣小組到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圖示區域(如下圖)進行實地考察,請完成他們在考察過程中發現或遇到的問題。
(1)圖示區域的地形類型主要為_____。(單項選擇填空)
A.高原、山地 B.平原、盆地 C.山地、丘陵 D.盆地、山地
(2)①②兩座山峰之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其實地距離是_______________千米。
(3)寫出虛線③④兩處地形部位的名稱: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沿登山路線登上①山峰,其前進方向及①山峰的海拔大致為_______。(單項選擇填空)
A.先向東北再向西北 1225米 B.先向東北再向西北 1156米
C先向西北再向東北 1156米 D.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1225米
(5)簡述圖示聚落發展的有利條件。
(6)為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和區域可持續發展,請為當地政府獻計獻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氣候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海域B ,沙漠 C 。
(2)圖中河流D為 ,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3)圖中河流E為 ,其流經的主要地形區為 盆地。
(4)非洲分布最廣氣候的特征是。
(5)從圖中看,非洲氣候分布具有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某山脈,山北以旱地為主,山南以水田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兩年三熟,山南是一年兩熟,這條山脈是: ( )
A.天山 B.陰山
C.秦嶺 D.南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野生黑枸杞生長在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區,具有顆粒飽滿、汁濃甘甜味美、保健藥用價值高等特點。結合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時數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間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野生黑枸杞的分布區推測,其生物習性最有可能是( )
A. 需要天然降水多
B. 需要熱量充足
C. 喜歡蔽蔭環境,不喜光照
D. 耐溫涼干旱,喜光照
【2】青海的野生黑枸杞品質優良,其主要原因有( )
①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及營養成分積累 ②紫外線強,病蟲害少 ③無離工業發達地區,無污染
④青藏鐵路經過,運輸方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島市某中學某班的同學通過互聯網、電視、報紙雜志和書籍等,收集有關資料,開展主題為“自然環境對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的影響”的探究學習。全班同學分為服飾組、飲食組、民居組三大組,搜集我國典型地區的資料,以PPT的形式分享了學習成果。請你一起完成學習任務。
(服飾組)服飾組的同學分別從原料、樣式、穿法等方面介紹了藏袍(見圖一)。
(1)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通過藏袍的原料可以看出當地農業以_________為主;藏袍獨特的穿法適應了當地氣溫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飲食組)飲食組的同學從飲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紹了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圖二)
(2)四川盆地屬于________________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光照不足;由于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濕氣易集中,難散發。為了驅濕,古人做菜加入辣椒,逐漸形成了以麻辣味為特色的川菜。
(民居組)民居組的同學分兩小組,分別從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結構等方面介紹了“干欄式”民居(見圖三)和家鄉的“海草房”民居(圖四)。
(3)據圖三中信息判斷干欄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國四大地區的_____________地區,以適應當地_______的氣候特征。
(4)膠東沿海地區,夏季高溫多雨、潮濕,冬季多雪寒冷,且風速較大。具有百年歷史的海草房建筑就地取材,多用石塊或磚石塊混合壘起,墻壁厚,作用是冬季可以___________;屋脊高高隆起,用海草蓋屋頂,作用是夏季可以___________,保證了居住的舒適性。
探究結論:我國傳統民居、服飾和飲食的地區差異深受當地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要素的影響,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拔和相對高度是表示高度的兩種不同方法。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中A、B兩點所在的地形區分別屬于哪兩種地形類型 ( )
A. 平原、高原 B. 山地、丘陵
C. 山地、高原 D. 丘陵、山地
【2】上圖中B、E兩點所在地形區所屬的地形類型的共同特點是 ( )
A. 海拔低 B. 地面起伏小
C. 邊緣陡峻 D. 海拔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