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國局部地區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分析影響該地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 地形 B. 氣溫 C. 河流 D. 降水
【2】鄉村人口遷往城市的原因中錯誤的是( )
A. 經濟水平提高,鄉村有剩余勞動力
B. 人口增長太快,鄉村居住不下
C. 城里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D. 城里教育、醫療、生活條件好
【3】關于世界人口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 用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B. 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C. 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高緯度的平原地區
D. 干旱荒漠、熱帶的高原地區人口稀少
【答案】
【1】 B
【2】 B
【3】 B
【解析】
【1】圖中所示的是俄羅斯的局部地區,該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南部,北部瀕臨北冰洋,氣候寒冷,影響該地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氣溫。
【2】農村人口遷向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口向城市轉移,才能提高農民的收入;②城市里可以提供較好的教育、醫療條件。
【3】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四大人口稠密地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帶: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五帶的分布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五帶的名稱。
ABC
DE
(2) A、B兩帶的分界線的緯度度數是,D、E分界線的名稱是。
(3)圖中各帶中,氣候終年炎熱的是( )
A.A帶 B.B帶 C.C帶D.D帶
(4)能夠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溫度帶是()(雙選)
A.A帶 B.B帶 C.C帶 D.E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中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三艘船同時出發駛向180°經線,而且同時到達,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有關甲、乙、丙附近3個陰影區域比例尺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 甲的比例尺最大,丙的比例尺最小
D. 乙的比例尺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初一3班準備組織一次地理夏令營到野外考察,考慮到暴雨可能引發山洪而產生危險,要求同學們不準在甲地搭帳篷宿營。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可能爆發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
A. 山頂 B. 鞍部 C. 山谷 D. 山脊
【2】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A. 東北向西南 B. 西北向東南 C. 由北向南 D. 由東向西
【3】量得甲、乙兩地圖上直線距離約1.5厘米,其實地距離為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5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從北到南依次是( )
A.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B.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文萊
C.日本、馬亞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
D.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上面的四幅標志圖中,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是( )
A. B.
C.
D.
【2】如果兩國之間產生貿易紛爭,最好是選擇哪個國際組織去協助調解(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風向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山脈所在的大洲是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亞洲
【2】圖示山脈兩側常年盛行
A. 東風 B. 南風 C. 西風 D. 東北風
【3】導致A地降水量比B地豐富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因素 B. 季節變化 C. 海陸位置 D. 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