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經過專家長期、科學的論證,基本上確定了南水北調工程的西線、中線、東線三種調水方案.西線方案是從長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入黃河,以解決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中線方案由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經鄭州、石家莊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東線方案是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引長江水,沿著京杭大運河蘇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東西部穿過黃河,進入河北再抵達天津、北京.如此宏偉的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見的.
解答 解:(1)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中線是將長江的水調往華北地區,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2)東線方案是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引長江水,沿著京杭大運河蘇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經過江蘇省、在山東西部穿過黃河,進入河北再抵達天津、北京.
(3)中線方案由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經鄭州、石家莊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4)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把水資源較豐富流域的水調至水資源緊缺的流域,以彌補缺水地區的用水不足.目前正在興建的南水北調工程,屬于中國最大規模的跨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將把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
(5)我國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具體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點.我國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其徑流量卻占全國總徑流量的80%以上;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但不足全國總徑流量的20%,造成缺水嚴重.特別是華北地區流域的耕地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而水資源約占全國的6%,用水十分緊張,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
(6)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路線,最早開工的方案為東線方案,東線的優點是利用了我國著名的京杭運河作為輸水主河道,工程量小.缺點是由于東部地勢南高北低,需要抽引長江水,同時長江下游污染嚴重,水質較差.
(7)興修水利工程,能在相當程度上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化的推進、工農業的發展,我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嚴重.我國有半數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資源污染會使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8)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緩解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我們不能單靠調水來解決水資源缺乏的問題,要為建立“節水型社會”付出更多的努力.
故答案為:(1)長江;華北;(2)京杭運河;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3)丹江口;鄭州;石家莊;(4)為了解決西北、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5)降水量小,水資源不足;人口多、經濟發達,用水量大;(6)東線;利用了原來的京杭運河作為輸水主河道,工程量小;東部地勢南高北低,需要抽引長江水,同時長江下游污染嚴重,水質較差;(7)不能;(8)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點評 考查我國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理解記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是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 B. | 下游江闊水深,有“黃金水道”之稱 | ||
C. | 中游水土流失嚴重,河水含沙量大 | D. | 受氣候影響,結冰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牧場類型 | 主要優良畜種 | ||
西北地區 | 內蒙古 | 溫帶草原牧場 | 三河馬,三河牛 |
寧夏 | 灘羊 | ||
新疆 | 山地牧場 | 細毛羊 | |
青藏地區 | 青海 | 高寒牧場 | 牦牛,藏綿羊 |
西藏 |
分布地區 | 成因 | 農業類型 | |
西北 | 河套平原 | 利用黃河水 | 灌溉農業 |
寧夏平原 | |||
河西走廊 | 利用高山冰雪融水 | ||
天山山麓 | |||
青藏 | 藏南谷地 | 海拔較低 氣溫較高 | 河谷農業 |
湟水谷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