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生活的差異”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圖的居民主要生活在( )
A.東南亞
B.西亞
C.南亞
D.北亞
(2)乙圖所在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
A.洪澇
B.風沙
C.寒潮
D.地震
(3)丙地居民身著寬大的袍子,是因為該地
A.氣候潮濕多蚊蟲
B.氣候炎熱多風沙
C.氣候寒冷多大風
D.地勢低洼多洪澇
(4)關于丁地民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多用竹木就地取材
B.屋頂呈“人”字型
C.有的屋長達200米
D.便于采光、防凍
【答案】
(1)D
(2)A
(3)B
(4)D
【解析】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態都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聚落多建在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
(1)讀圖可知,圖中是狗拉雪撬,位于寒冷的北極地區,所以該地為北亞。故D正確。
(2)讀圖可知,乙圖所在地區降水豐富,河湖眾多,容易造成洪澇災害。故A正確。
(3)讀圖可知,丙地居民身著寬大的袍子,位于阿拉伯地區。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多風沙,所以當地居民男子的傳統打扮是著長袍、戴頭巾,十分寬大,具有通風的效果,十分涼爽;同時白色能反射光線(即太陽光)達到祛熱降署的作用,以此來幫助適應酷熱的氣候。故B正確。
(4)讀圖可知,圖中是生活在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的達雅克人,聚居在長屋里,多用竹木就地取材,屋頂呈“人”字型,有的長屋達200米。原因是印度尼西亞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所以D錯誤,符合題意。
所以答案是:(1)D;(2)A;(3)B;(4)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廣,陸地大部分們位于帶,小部分位于帶。
(2)從海陸位置看,我國陸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的部,西部深入的腹地,東部瀕臨 , 有眾多的和。我國是一個的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結合圖1圖2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貫穿亞歐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1)比較地跨亞歐大陸的“一帶一路”A“陸上絲綢之路”和B“海上絲綢之路”兩路線,下列關于它們各自優勢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①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路線更短,貿易量更大②海上絲綢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風,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陸路運量大,成本低 ④陸上絲綢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運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蘇伊士運河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海上通道,請說明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艘遠洋貨輪沿“海上絲綢之路”從鹿特丹返回中國,沿途在①②③三地靠港,一位船員記錄了沿途所見所聞:
A.在①地享用了地道的西餐,餐后水果是產于當地的______(水果),酸甜口。
B.在②地見到了圖2所示的“特色旅館”,試對旅館床鋪安放在屋頂的做法加以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③地靠港時,巧遇一個來此地旅游的中國旅游團,近年來,我國游客到該地區旅游的熱情高漲。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扼守東方“十字路口”咽喉的海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半島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3)乙島主要生產的植物油是( )
A.棕櫚油
B.橄欖油
C.花生油
D.菜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分布圖”和部分區域地圖,完成下面的問題。
(1)我們生活的地理環境由眾多的地理要素組成,而各個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比如受地形因素的影響,臺灣島的鐵路______分布;受交通條件的影響,東北地區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區。
(2)青藏地區和東北地區農業生產共同的制約因素是熱量相對不足,其原因分別是_______,故青藏地區的農業以______為主。
(3)圖中數碼①②③④所示四大工業基地均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由此可知,區位優勢是它們突出的共同優勢,請你運用所學知識描述一下③工業基地的區位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
(4)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中國北京市延慶區舉行,展期162天。世園會在北京舉行,是北京______這一職能的充分體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