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號入座。根據提供的地理信息,將三組信息對號入座。
①山東 ②浙江 ③新疆 ④西藏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 ;B ;E .
(2)如果從圖中量得兩個小山頂的距離為3cm,那么實際上兩個小山頂之間的距離是是 米.
(3)圖中的等高距是 米.
(4)圖中B,E兩地,適合攀巖運動的是 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龍江省龍東地區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中國主要山脈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山脈A 北部是B 盆地。
(2)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的C 山脈。
(3)我國地形特點:地形類型多樣, 面積廣大。
(4)我國地勢特點: ,呈階梯狀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是一個資源小國,經濟大國。澳大利亞采礦業發達,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讀 “日本工業區分布圖”、“澳大利亞礦產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左圖可以看出,日本工業布局特點為
A.臨近原料產地 B.臨海分布
C.沿鐵路線分布 D.沿河分布
【2】在經濟發展中,日本可向澳大利亞進口
A.石油、天然氣 B.太陽能、煤
C.木材、煤 D.鐵礦石、煤
【3】日本和澳大利亞
A.都是發達國家 B.均為島國
C.都瀕臨印度洋 D.畜牧業發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太陽直射點一年當中回歸運動的示意圖,讀后完成下列問題。
【1】造成太陽直射點一年當中回歸運動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轉 B.地球是一個球體
C.地球的公轉 D.太陽的運動
【2】太陽直射點④時的日期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12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6月22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說地理——穿越黃土高原。(正確在答題卡涂 A,錯誤在答題卡涂B)
讀圖獲取信息,正確描述地理事物的現象和特征,是學習地理的首要途徑。根據圖中信息,請判斷正誤,對的涂A,錯的涂B。
(1)黃土高原主要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 ( )
(2)現在的黃土高原與秦漢時相比,森林、草地減少了,耕地增加了。 ( )
(3)晉、陜、贛、寧等省份在黃土高原上。 ( )
(4)從秦漢到現在,黃土高原變得更加千溝萬壑,沿河里含沙量更大了。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填圖繪圖。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學會用地理語言來記錄和表述地理事物,是我們學習地理、認識世界的重要技能。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觀察甲圖,請把表示盆地和平原的圖例填在左下方對應的方框中,并在甲圖中填出世界最高的高原名稱。
(2)在甲圖中描畫出我國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
(3)在甲圖中標注出秦嶺—淮河一線。
(4)根據等高線信息,完成方框內的內容。
(5)關于甲圖中A處能建水電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于二三階梯交界處 B.位于一二階梯交界處
C.水能豐富 D.水能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肅省蘭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美國66號公路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臨 洋,西臨 洋,南面墨西哥灣。
(2)美國本土地勢特點為 。
(3)美國西部有一系列高大平行的山脈,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板塊和 板塊相撞產生的。
(4)下列關于66號公路的敘述正確的 是( )
①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②該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為了將五大湖優質的水源運往洛杉磯
③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該西段公路建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礙
④該公路跨越了美國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地球公轉至A、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
A_______ B_______
(2)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是_______,北半球的北極圈出現_______現象。
(3)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
(4)2014年11月15日下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 ,此時地球公轉在_______和_______位置之間。(填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