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經緯網圍,回答下列小題。
【1】甲地的經緯度是
A. 120°E,50°NB. 120°W, 50°NC. 120°E, 50°SD. 120°W, 50°S
【2】當甲地當地時間為8: 00時,乙地當地時間為
A. 5:00B. 6:00C. 10:00D. ll:00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政區分布圖,圖中箭頭A、B代表影響我國的季風風向,讀圖回答問題。
(1)①省行政中心是 , ②省區的簡稱是。
(2)我國地理位置優越,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圖中箭頭A代表的是(冬、夏)季風。
(3)圖中CD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所連接的城市分別是C;D。
(4)我國文化地域特色顯著,甲、乙兩處文化特色,分布于②省的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該河中游流經高原,此高原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2)“南水北調”工程將(名稱)流域的水調往我國最缺水的西北和地區。“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利用運河已將水輸送到天津等地。
(3)很多專家認為,“南水北調”工程并不能徹底解決我國缺水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你認為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經緯網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地的經緯度是 ( )
A. 東經20°,北緯40° B. 東經40°,北緯20°
C. 西經20°,南緯40° D. 西經40°,南緯20°
【2】乙地位于丙地的 ( )
A. 東南方向 B. 東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3】丙地處在五帶中的 ( )
A. 熱帶 B. 北溫帶 C. 南溫帶 D. 北寒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 回答下列小題。
【1】對該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B. 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C.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夏季高溫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2】該氣候區夏季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是
A. 沙塵暴B. 寒潮C. 旱澇D. 霜凍
【3】下列天然植被位于該氣候區的是
A. 森林B. 森林草原C. 草原D. 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中國1953年、1982年、2015年人口數據統計表”,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我國1953年和2015年人口數據的比較,錯誤的是( )
A.2015年的人口總數比1953年大幅上升
B.2015年人口老齡化情況比1953年嚴重
C.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比1953年高
D.2015年的人口增長速度比1953年高
(2)2016年起中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有助于我國( )
A.提高人口素質
B.減少老年人口的數量
C.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
B.廣州
C.海口
D.烏魯木齊
(2)關于該城市氣候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B.季風氣候顯著
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季節變化大
D.夏季涼爽,冬季溫和,降水集中于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黑龍江省流傳一句話“捏把黑土也冒花,插上筷子也發芽”,黑土地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該省年產糧食達300多萬千克。
材料二: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該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材料三:中國部分地區圖(如圖)
(1)京廣高鐵沿線主要地形區有華北平原、 、東南丘陵等。
(2)華北地區最常見的油料作物是 。
(3)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試分析其成為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
(4)粵港澳大灣區地處 工業基地。依據如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甲工業基地發展的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