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讀圖可知,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與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最為接近,由此可以推斷,我國外流區的主要水源是_____。
(2)圖示河流中,汛期最長的河流是_____,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_____。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__(山脈)﹣_ (河流) 一線。
【答案】400 降水 珠江 黑龍江 秦嶺 淮河
【解析】
我國的內流區域和外流區域的分界線接近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與內流區比較,外流區面積較大,河流流量較大;外流河所在區域多為季風氣候,降水較多,內流河所在區域氣候最顯著的特征是干旱。
據圖分析可知: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與400mm年等降水量線最為接近,可以推斷我國外流區的主要水源是降水,外流區主要位于季風區,年降水量一般為400毫米以上,為濕潤、半濕潤地區,內流區主要位于非季風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為半干旱、干旱地區。
(2)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我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每年4月開始,雨帶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國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汛期比北方長。珠江是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我國秦嶺淮河以北1月氣溫在0℃以下,河流有結冰期,且隨著緯度的升高,氣溫降低,結冰期變長,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黑龍江。
(3)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該線大致也與我國1月0攝氏度等溫線基本一致,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板塊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板塊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球共分為七大板塊
B.板塊與板塊之間是恒定不動的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運動造成日本多地震
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運動造成日本多地震
【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火山地震發生機率最小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的疆域和鄰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國家名稱。③_____⑦_____
(2)我國領土的四至點中,其中,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_____; 最西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_____高原上。
(3)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它位于_____海。
(4)圖中甲是我國內海之一,被山東半島和_____半島所環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問題。
材料一: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天安門廣場前也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所有中華兒女相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親眼目睹并祝福著祖國母親的70周歲,這一天我們為祖國驕傲自豪,同時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材料二:地球公轉示意圖
(1)在圖中的地球公轉軌道上用箭頭畫出地球公轉的方向________。
(2)國慶70周年這天,地球公轉軌道位于________之間(填字母),此時,北京晝長________(大于或小于)夜長。
(3)對這一天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B.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
C.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 D.北京此時秋高氣爽
(4)當地球上各地晝夜等長時,地球位于________點或________點.(填字母)
(5)圖中①②③④四點,菏澤白晝時間最長的是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最炎熱的大陸是( )
A. 非洲大陸 B. 澳大利亞大陸 C. 南美洲大陸 D. 亞歐大陸
【2】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A. 氣溫隨緯度的增大而升高
B. 同緯度地區氣溫相同
C. 氣溫從低緯度向兩極逐漸降低
D. 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平直
【3】在北緯30附近,年平均氣溫在0C以下、比同緯度其他地方低10C多,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 )
A. 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拔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為西氣東輸主干道走向示意圖,讀下圖回答.
(1)西氣東輸工程中的“氣”是指西部豐富的_____資源,主要分布在_____盆地,“輸”是指采用_____運輸方式.
(2)西氣東輸主干道西A_____油氣田,它位于_____自治區,東到B表示的_____市(全國最大的能源進口省級行政區).該能源的主要消費地是_____三角洲.
(3)西氣東輸經過的F處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_____,G處是目前我國重點開發的_____(省區)以_____(礦產)為主的能源基地.
(4)加強西部天然氣的開發,對西部地區的意義是_____.
(5)西氣東輸對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住綿陽的張明同學設計了一條“四大地理區域之旅”的考察線路,目的是感受祖國山河的遼闊與壯美,各民族的團結與和諧.
(1)當火車穿行在遼闊的A_____平原上時,張明看到鐵道兩旁幾乎全是正在收割或收割后的_____(選填:麥地或稻田).
(2)在北京一下火車,張明便迫不及待地來到天安門廣場,興奮地在人民大會堂等建筑前留影,感受北京作為全國_____中心的氛圍.
(3)從哈爾濱到呼和浩特,火車穿越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B_____山脈,張明發現智慧的人民因地制宜,在山上發展_____業,與山麓兩側農業類型不同.
(4)旅行中,張明與當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勞作.在呼和浩特周邊體驗了_____(選填:甲或乙)的民居生活,在拉薩郊區與牧民一起放牧_____(選填:細毛羊、牦牛、三河馬).
(5)從綿陽到呼和浩特,年降水量逐漸_____,氣候越來越干燥,因此張明嘴唇愈來愈干燥;拉薩因海拔_____,晝夜溫差大,即使盛夏的晚上也要穿較厚的外套;從拉薩坐汽車回綿陽途中,要注意防范暴雨引發的山地災害,如等_____.
(6)由圖可知,張明這次旅行依次到達的四大地理區域是:南方地區(綿陽)→_____(北京、哈爾濱)→_____(呼和浩特)→青藏地區(拉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