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詩句或諺語理解正確的是( )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的海指的是東海
B.“早穿皮襖午穿紗”說的是該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大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述的是氣候受緯度的影響
D.“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指的是該地區不受夏季風的影響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張林和父母一起赴東南亞旅游。有關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與事實不符的是( )
A.在馬來西亞,汽車一直奔馳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
B.在新加坡能見到很多中國餐館
C.泰國有大面積的橡膠、油棕種植園
D.印度尼西亞幾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圖,回答:
(1)長江的發源地是 ,注入 海。
(2)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地:A B
(3)重要水利樞紐工程:L 長江最大的支流是②
(4)湖泊: C D
(5)長江有哪些項目在全國位居第一,請列舉出來(列舉至少三個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之歌》:“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的高山和大海指的是:( )
A.巴顏喀拉山脈 東海 B.唐古拉山脈 渤海
C.唐古拉山脈 東海 D.巴顏喀拉山脈 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非季風區是指( )
A.冬、夏季風均難以到達的地區 B.夏季風難以到達的地區
C.冬、夏季風均能到達的地區 D.冬季風難以到達的地區
【2】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點是降水集中在( )
A.夏秋兩季 B.秋冬兩季 C.冬春兩季 D.春夏兩季
【3】四城市年降水總量的變化反映了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點,表述最佳的是:我國年降水量( )
A.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B.由南向北遞減
C.以銀川市為中心向四周遞增 D.由東向西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C、渤海、黃海、南海、東海 D、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認識大洲綜合分析。讀歐亞兩大洲示意圖,回答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亞洲地勢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華暑假從長沙出發,途中拍攝的ABCD四地景觀圖中,有一處與當地環境不符合的是_____________。
(3)從氣候角度分析,俄羅斯亞洲部分鐵路線集中分布在南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今年3、4月份遭受百年一遇旱情,根據胡志明市氣候資料,說明3、4月份干旱的成因___________。
(5)擬建中的中巴輸油管道是將波斯灣沿岸運來的石油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輸至新疆喀什,而目前我國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主要經馬六甲海峽運至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從目的地石油消費考慮,市場廣闊的是___________(填①或②)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亞洲的 部和 部,歐洲的 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2)圖中A、B、C、D四地均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區,請將這些地區與之人口稀疏的原因連線。
(3)圖中B地以東至沿海地區的主要人種是 ,居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 C地的主要人種是 ,居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