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家通過測量發現,北京與華盛頓的距離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約2億年后,中美兩國就會變成近鄰。造成中美兩國不斷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風力作用的結果
B.大氣運動的結果
C.板塊運動的結果
D.地球公轉運動的結果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是南極的主人,我有流線型的軀體,人家說我是身穿白襯衫、黑燕尾服的紳士。我經常站立,前肢退化成游泳的鰭狀肢。為了抵御嚴寒,我皮膚下有厚厚的脂肪保護層……”。回答以下兩題。
【1】材料中的“我”是( )
A.北極熊 B.袋鼠
C.大象 D.企鵝
【2】在“愛護和保衛地球最后一片凈土---南極”的主題班會中,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認為他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
A.去南極大量捕殺企鵝 B.大規模開采南極礦產
C.把丟棄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河流名稱:A , B , C .
(2)海口市一月均溫約為℃;圖中甲地一月均溫為℃.兩地一月均溫相差約℃.
(3)我國東部地區,一月均溫等溫線走向大致呈方向,說明影響我國冬季氣溫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
(4)圖中A,C兩河,冬季河水有封凍現象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我國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南北分布的差異圖,圖2是南水北調工程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從時間分配看;從空間分布看 .
(2)圖中反映了我國水土資源的分布特點是南方 , 北方 , 這種匹配對農業生產是(填“有利”或“不利”)
(3)緩解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 如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水系的水資源調到嚴重缺水的、西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理區域圖,回答問題。
(1)母A、B、C代表四大區域的三條分界線,位于分界線A上的山脈是_________。
(2)位于甲地區的寧夏平原和_________平原因有黃河水的灌溉,灌溉農業發達,有“塞外江南”之美譽。
(3)位于乙地區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當地人們采取_________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來治理,效果比較明顯。
(4)圖中丙地區的青稞、小麥等農作物主要種植在河谷地帶,如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請你說說原因。______________。
(5)圖中丙地區的_________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6)圖中乙地區平原廣闊,耕地多為旱地,成為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丁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是我國重要的_________農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形分布圖,完成后面小題:
(1)圖中①一②一③一④一線表示( )
A.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的分界線
B.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2)有關圖中⑤山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第一級與第二級的分界線
B.兩大盆地的分界線
C.山脈名稱是昆侖山脈
(3)有關甲地形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高寒、缺氧的地方
B.是我國冬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C.日照時間最長的地方
(4)有關乙、丁地形區的敘述正確的( )
A.乙為青藏高原、丁為四川盆地
B.乙為準噶爾盆地、丁為云貴高原
C.乙、丁都是盆地,都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
(5)下列景觀圖與丙地相符合的是( )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