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是我國36°N的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A階梯的主要地形區名稱是;山脈①是。
(2)B階梯的主要地形區名稱是 , B、C兩階梯間的分界山脈②是。
(3)我國的地勢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 , 形成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順著地勢,我國眾多大河滾滾流,便利東西交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如圖),回答問題。
(1)讀圖可知,從世界氣溫的總體分布看,回歸線附近的年平均氣溫大致為℃,極圈附近的年平均氣溫大致為℃,說明熱帶地區獲得的太陽熱量 , 氣溫最;寒帶地區獲得的太陽熱量 , 氣溫最;溫帶地區獲得的太陽熱量少于帶、多于帶,氣溫比帶低、比帶高。
(2)觀察圖,可以發現世界平均氣溫等溫線的走向是。
(3)從等溫線分析,世界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4)在北緯30°附近的亞歐大陸內部出現了年平均氣溫在0°C以下的區域,比同緯度其他地方低10°C多的地區是。
(5)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積廣大,而陸地面積相對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溫線與北半球相比較為(平直、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緯線中,屬于北半球、東半球的是
A.(23.5°S,180°)
B.(10°N,161°E)
C.(10°N,19°W)
D.(90°N,2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蘇聯宇航員加加林說,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這主要是因為
A.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B.地球表面被云層覆蓋
C.地球表層被水汽包圍
D.地球表面森林茂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題目。
(1)圖中②是我國_____________(地區),乙圖中有該地區被稱為“天路”的鐵路干線__________,沿途可以觀看到“遠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形顯著特征。
(2)圖中①地區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身居內陸,距海遙遠,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從而該地區甲地,城市和人口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唐代,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往埃及,深受當地阿拉伯人的喜愛。小明等同學利用暑假來重走運輸路線。讀圖,完成下列題目。
(1)小明等人出發時,地球公轉位置位于圖中__________(字母)之間。
(2)當小明等同學到達日本時,發現當地的工廠集中布局在太平洋沿岸及A___________沿岸。且這里城市、人口集中,青釉褐彩詩文執壺銷量很大。
(3)到達甲地時,小明等人感受到的氣候特點與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對應。
(4)到達阿拉伯半島時,當根據圖二可知,西亞民居特點與當地__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形成的自然環境相關。該地的人為___________(白/黑/黃種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資料,完成將關問題.
材料一 西北地區多高原山地,氣候干旱,草場、荒漠、戈壁廣布,礦產資源豐富,但經濟相對落后,人口密度小(10人/千米2左右)。
材料二 華北平原地區,經濟相對發達,人口密度大(500人/千米2左右):耕地多,降水偏少,且集中于夏季,是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材料三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如圖)。
(1)圖中區域界線C劃分的依據是 .
(2)西北地區典型的區域特征是干旱,請結合圖示信息分析原因。
(3)說出圖中甲山脈一線的地理意義。(至少兩條)
(4)圖中乙地為我國塔里木盆地,請描述該盆地的地理位置。
(5)西北地區人口稀疏,經濟相對落后,為促進其社會經濟發展,能否由人口稠密的華北平原地區向西北地區大量遷移人口?請談談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示意圖,完成題目。
(1)對該地區人文和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是( )
A.有著名的灌溉設施“都江堰”
B.綠洲灌溉農業發達
C.終年氣溫高、降水多
D.沙漠廣闊,沃野千里
(2)①河下游河道多年斷流,河流兩側的胡楊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2001年,人們調引博斯騰湖的水流入①河下游河道.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
A.增加灌溉水源
B.開墾荒漠綠洲
C.調配水資源的空間分布
D.改善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