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臺灣山脈的走向是( )
A. 東西
B. 東北—西南
C. 南北
D. 西北—東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略圖。
材料二:“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給古老的絲綢之路帶來了新的外延與內涵。圖中陸上“絲綢之路”所經過的國家,大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能源、有色金屬、旅游等資源豐富,經濟以采礦、冶金及農牧業為主。
材料三:人們在沙漠中丁地種植了苜蓿(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葉草,耐干旱,耐冷熱,產量高而質優,又能改良土壤,各種畜禽均喜食。)圖為當地旋轉灌溉系統。
(1)圖中甲城市所在氣候類型為 , 乙城市氣候類型為 , 造成甲、乙兩城市氣候不同的主導因素是。
(2)圖中丙地區是世界上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區之一,試從氣候、地形等角度分析原因。
(3)分析圖中丁地種植苜蓿的有利的自然條件。。
(4)請你為“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局部圖,回答。
(1)A省有豐富的 ____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2)B所處的地形區主要屬于 平原,該地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是___ ____, 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修建了圖中①②所示的____工程。但從長遠看,發展 農業,才是這里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3)A地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__,產生該問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我國一月份平均氣溫0℃等溫線大致通過此線
B. 此線與我國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
C. 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區別以其出生地在此線的南北來劃分
D. 此線是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邊兩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詩句體現地球自轉現象的是
A.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B.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C.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2】左圖是某時地球光照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圖中四地在該日中白晝最短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左圖的地球光照日期可能位于地球公轉示意圖(右圖)中哪一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江平原是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共同匯流沖擊而成。分布著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為了保護環境,分別設立了三江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地理四大分區看,圖甲位于_______地區,圖乙位于______地區。
(2)圖甲中,A 是_______平原,大部分地區農作物一年收獲_______次,下列農作物(青稞、小麥、玉米、油菜)中,適宜在該地區大面積種植的是__________,請從氣候角度評價該地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______________。
(3)圖乙中,山脈 B 是_______;河流 C 是_______,注入_______洋。
(4)圖乙所示區域是我國多條大河的源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5)三江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共同保護的生態環境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7年5月21日,“沿海上絲路,講中國故事”活動啟動儀式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此次活動創造性地為增進絲路沿線國家人民的互信、發展中意友誼、促進“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注入了活力。圖l為意大利地形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圖2為羅馬氣候資料。
(l)意大利北部為 山脈,山脈南側為波河平原,南部半島上縱列著亞平寧山脈。
(2)除北部為高山氣候外,意大利其它地區為 氣候,氣候特點表現為 。受氣候影響,波河 (季節)水位最低,甚至干涸。
(3)波河平原是意大利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等。
(4)意大利地熱資源豐富,原因是位于 火山地震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