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圖,回答問題。
(1)圖中 A 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為_____。
(2)“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情景可在_____(填字母)區域感受到。
(3)圖中 C 區域的耕地類型是_______;從干濕度劃分,D 區域屬于_______地區。
(4)甲、乙、丙三地,一月平均氣溫在 0℃以上的是________地;造成甲、丙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
(5)圖中連接甲、乙兩地的高速鐵路是_____。
【答案】高寒 B 旱地 濕潤 乙 海陸因素 京廣高鐵
【解析】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讀圖分析可知,依據位置,圖中A為青藏地區,B為西北地區,C為北方地區,D為南方地區。
(1)圖中A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氣溫低,其主要的自然環境特征為高寒。
(2)圖中B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特點。
(3)C北方地區和D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該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該線以北的耕地類型是旱地,以南的耕地類型是水田;該線以北為半濕潤區,該線以南為濕潤地區。
(4)讀圖可知,甲、乙、丙三地一月平均氣溫分別是:-5℃,14℃,-15℃,故乙地的一月平均氣溫在 0℃以上;甲地距海較近,降水豐富,丙位于西北內陸地區,距海較遠,降水稀少,造成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海陸位置。
(5)圖中高速鐵路是從北京開往廣州的京廣高鐵。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讀東北三省和青藏地區圖。
(1)關于兩地區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山環水繞”概括了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高、寒”是青藏地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
B.東北三省氣候冷濕,遼東半島長冬無夏,青藏地區光照強,氣溫日較差大
C.與東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區鐵路線稀疏,氣候是造成這種差異的最重要因素
D.東北三省煤、石油等傳統能源豐富,青藏地區有豐富的新能源如太陽能、水能
(2)圖中陰影區域①②分別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區,下列關于①②區域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區域中分布著大面積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②區域被譽為”中華水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C.①區域種植的農作物因為生長時間較短,各種養分積累多
D.②區域是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3)建立三江源保護區是因為這里( )
①是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
②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農副產品
③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④是我國重要的水資源涵養地。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塊名稱:
A;B;C
D;E;F
(2)基本上是海洋的板塊是板塊。
(3)圖中①處是 , 等地質災害多發地帶。
(4)②處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山脈;此山脈形成的原因是和板塊碰撞擠壓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據此,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 大經濟體。
A. 二 B. 三 C. 四
【2】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下列不是我國所面臨的是
A. 地區發展不平衡 B. 人地關系很和諧 C. 海洋權益面臨挑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上海某日天氣預報的截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中所示信息,與當日最接近的節氣是
A. 秋分(9月23日)B. 寒露(10月8日)
C. 春分(3月21日)D. 清明(4月5日)
【2】當天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A. 南半球、向北移B. 北半球、向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D. 南半球、向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