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三級階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見,我國的地勢特征是 ,導致我國主要河流流向為 。
【2】圖中我國主要水電站大多分布在,主要原因是 。
【3】圖中山脈以西的地形區是 。
【4】圖中A為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條件有① ;② 。(任答兩點即可)
【答案】
【1】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自西向東;
【2】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3】黃土高原;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
【解析】
試題分析:
【1】我國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這使得我國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故我國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這使得我國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
【2】在我國階梯交界處,由于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故我國主要的水電站就集中分布在階梯交界處,主要原因是這里河流落差大。
【3】圖中山脈是太行山,太行山以東是華北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故太行山以西是黃土高原。
【4】我國東北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條件優越,人口稀少,糧食產量大,消費小,形成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故東北平原形成商品糧基地的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長江、黃河干流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 高原,都流經 省和 省,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上游/中游/下游),下游流經 (平原或山地)地區。
【2】黃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稱,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 ,
②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理中游
嚴重的問題。
【3】長江最終流入 海,其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 (宜賓或宜昌)以下四季通航,素有“ 水道”的美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樞紐工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人口密度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的地理分界線是黑龍江省的A 市到云南省的B 縣一線。
【2】從圖中可以讀出,我國人口的地區分布特點是 地區人口稠密, 地區人口稀疏。試分析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至少舉2例)
【3】從圖中可以讀出,我國人口密度超500人/平方千米的 省有(舉一例即可)。人口密度最小的兩個省區是 和 (寫省份全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形剖面圖是沿著哪條緯線繪制的?
A.20°N附近
B.30°N附近
C.40°N附近
D.50°N附近
【2】下列關于我國地勢對河流、農業、交通、水能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流入海洋
B.便于海洋濕潤氣候流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
C.受地勢高低的影響,我國眾多大河,溝通了南北交通
D.河流從第三級階梯流向第一級階梯,落差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形成和發展的優勢條件是
A.豐富的自然資源 B.科技智力資源密集
C.勞動力充足 D.便捷的海陸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鐵路樞紐城市M是( )
A. 北京 B. 蘭州 C. 石家莊 D. 廣州
【2】我國的自然地理界線中,大致經過祁連山的是( )
A.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B. 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C. 熱帶地區與亞熱帶地區的分界線
D. 地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黃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兩岸支流眾多,水量大,導致河面上升
B.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帶來泥沙在下游不斷沉積,導致河床升高
C.沿岸居民不斷向河中傾倒各種垃圾
D.河流兩岸工農業生產導致地面下沉
【2】黃河下游河段流域面積狹小原因是
A.黃河上、中游用水量過大
B.今年來氣候干旱,降水少
C.成為“地上河”,無支流匯入
D.下游城市密集,工業用水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