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顯示的人口地理界線是__,圖中反映出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__.
(2)分析造成Q、R兩地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Q地:__R地:__.
(3)簡述在Q、R兩地發展畜牧業共同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
【答案】黑河﹣騰沖 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 地勢高,氣候寒冷 ;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草原遼闊,歷史悠久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此線以東人口稠密,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94%,此線以西人口稀疏,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占總人口的6%。
(2)圖中Q地地處青藏高原,地勢高,氣候高寒,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疏;R地地處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旱,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疏。
(3)中國西部、北部草原遼闊,牧場寬廣。R內蒙古、新疆、Q西藏、青海是中國的四大牧區,這里的許多地方水草肥美,適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業生產歷史。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海洋上,等溫線向北凸出的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B.經度因素C.海陸因素D.地形因素
【2】假設A、B兩地均位于31.5°N緯線上,則六個月后,A、B兩地的氣候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A高溫多雨B炎熱干燥B.A寒冷干燥B溫和多雨
C.A高溫多雨B溫和多雨D.A寒冷干燥B炎熱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部分線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中線調水線路抵達京、津兩市前,經過了( )
A.鄂、豫、冀B.湘、鄂、晉
C.鄂、魯、蘇D.湘、贛、魯
【2】東線和中線調水線路到達的華北平原,水資源緊張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
A.人口稀疏,農業發達,需水量大B.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
C.降水量小,蒸發量大,用水不當D.徑流量小,儲水量少,浪費嚴重
【3】與中線相比,東線調水線路工程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勢由南向北降低B.調水線路較短
C.巖石疏松便于開挖D.可利用原有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島嶼和半島均屬于南亞的是( )
A. 馬達加斯加島、印度半島 B. 斯里蘭卡島、印度半島
C. 斯里蘭卡島、中南半島 D. 馬爾代夫群島、馬來半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農業生產常受水旱災害的影響,主要是因為( )
A. 古代植被遭破壞 B. 西南季風不穩定
C. 沒有農田水利設施 D. 耕地面積大,需水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把各大洲的資料混淆在一起了,請你幫他找出下列不是亞洲的資料( )
A.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B. 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大洲
C. 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D. 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