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坐標
A___ B___ C___
(2)A點在B點的__方向,D點在A點的__方向,C點在A點的__方向。
(3)A、B兩點分別位于低、中、高緯度中的___、___
(4)B點所在的半球___、___,C點所在的半球___、___.
(5)能與D點所在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的是___.圖中A、B、C、D四個點中位于熱帶的是___點.
【答案】
(1)0°,0° 40°N, 60°E 40°S, O°
(2)西南 東北 正南
(3)低緯度 中緯度
(4)北半球 東半球 南半球 東半球
(5)60°W A
【解析】
試題分析:
(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圖可知:A點的坐標是(0°,0°);B點的坐標是(40°N ,60°E);C點的坐標是(40°S ,O°)。
(2)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據圖可知:A點在B點的西南方向,D點在A點的東北方向,C點在A點的正南方向。
(3)我們以30°、60°緯線為界將地球劃分為高、中、低緯地區,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據圖可知:A點位于低緯度地區;B點位于中緯度地區。
(4)我們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據圖可知:B點所在的半球為北半球、東半球,C點所在的半球為南半球、東半球。
(5)我們把相對的兩條經線構成的圓圈稱為經線圈,構成經線圈的兩條經線度數之和為180°,而且東西經相反,20°E與160°W 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所以與D點所在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的是60°W;一般來說,回歸線之間的區域為熱帶;極圈以內的區域為寒帶;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的區域為溫帶。據圖可知:A點位于赤道上,屬于熱帶;B、C、D屬于溫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板塊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板塊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分為 大板塊。寫出圖中板塊的名稱:A B
C D E F
(2)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
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 ,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 。
(3)喜馬拉雅山脈是 板塊和 板塊碰撞擠壓而成的。
(4)澳大利亞所在的板塊是 ,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圖中字母代號填出各大洲的名稱。
A | B | C | D | E | F | G | |
大洲 名稱 |
(2)根據圖中數字代號填出各大洋的名稱。
① | ② | ③ | ④ | |
大洋名稱 |
(3)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是一個整體,合稱為 。
(4)蘇伊士運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線。
(5)緯度最高的大洲是 ;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洋是 。
(6)我國在東、西半球的劃分中位于 半球。
(7)知道“我”在哪里么? , (填出“我在哪里?”所在的位置的緯度和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變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下圖是全球溫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區域靠雨水生產糧食產量的增減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全球變暖對糧食生產有利的國家為( )
A.巴西、阿根廷 B.加拿大、中國
C.印度、美國 D.加拿大、澳大利亞
【2】根據圖示內容判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氣候變暖會使北半球國家糧食產量都增加②氣候變暖會使南半球大部分國家糧食產量減少③糧食產量增加的國家水旱災害減少④糧食產量減少的國家蒸發量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甲乙兩村之間的圖上距離是1.3cm,則兩村實地距離是 。
(2)甲乙兩村間計劃修一條公路,在②、③兩種路線方案中選擇了路線②,該路線的優勢是 。圖中已有公路的走向是 。
(3)甲乙丙丁四村莊最有可能發展為小城鎮的是 ,為了解決未來小城鎮的用水、用電問題,計劃在④處修建高150米的大壩,需要搬遷的村莊是 。
(4)①點的海拔是 米,A所在的地形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我國地勢可分為三級階梯。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為:昆侖山脈—祁連山脈﹣ 山脈;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為:自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 山脈—巫山—雪峰山。
(2)人們常說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三山”指的是:①阿爾泰山、② 山脈、③昆侖山脈;“兩盆”指的是:A準葛爾盆地、B 盆地。
(3)被稱為“黑土地”的是D 平原;E 高原溝壑縱橫。
(4)我國地勢特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板塊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關于圖中板塊的敘述,錯誤的是
A.板塊①是歐亞(亞歐)板塊
B.板塊②是非洲版塊
C.板塊③幾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塊④是南極洲板塊
【2】下列地區地殼較為穩定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光照圖,回答問題:
(1)右圖所示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
(2)此時,;恩施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3)C地的經度大約是 。
(4)A地位于B地的 方向。
(5)在五帶劃分中,D地位于 帶。
(6)A地的白晝是 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長江、黃河干流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 高原,上游 (水或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流經 (平原或山地)地區,最后注入 洋。
(2)黃河中游流經 高原,大量泥沙匯入。進入下游地區,河水流速減慢,泥沙沉積,河床逐漸抬高,形成“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中游地區宜大力 ,減少水土流失。
(3)長江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的 ,有“ ”之稱。已建成的著名的水利樞紐工程有葛州壩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