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中部地區(見圖),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面積102.8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中部地區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中部地區工農業基礎雄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
(1)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跨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__級階梯,同時兼具“南”、“北”方特色,大致以__________(河流)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異顯著。
(2)山西因居_________________山脈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里山河”;河南,古稱豫州,因此簡稱“__________”;湖北是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支點、中心;湖南、江西、安徽礦藏豐富。
(3)中部是我國鐵路重要的樞紐地區,其中京廣鐵路與__________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還是京廣高鐵上的重要一站。
(4)中部地區常住人口約36800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約為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數),人力資源豐富。
(5)中部地區崛起的有利發展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二、三 淮河 太行 豫 隴海 358 交通便利 礦產豐富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地勢特點、地理區域的劃分,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鐵路干線的分布,人口密度,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等。
(1)中國中部地區,東接沿海,西接內陸,按自北向南、自西向東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所以地跨二、三級階梯,我國南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所以中部地區又以淮河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異顯著。
(2)太行山脈以西為山西,河南簡稱豫。
(3)鄭州是我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它是我國兩條主要的鐵路干線京廣線和隴海線的交匯地。
(4)中部地區面積102.8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36800萬人,所以人口密度約為36800萬人/102.8萬平方千米等于358人每平方千米。
(5)中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所以中部地區崛起的有利發展條件主要有交通便利、礦產豐富、勞動力資源豐富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家庭每年人均純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結合我國近五年農村貧困人口統計圖,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各地中,我國農村貧困人口較少的是( )
A. 橫斷山區B. 太行山區C. 南疆地區D. 上海郊區
【2】我國實行精準扶貧,近五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 )
A. 5000多萬B. 6000多萬C. 7000多萬D. 1660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二十四節氣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與之相關的諺語有很多,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人們常依據節氣來安排生產活動。下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冬至時地球位于上圖中的
A. ①處B. ②處C. ③處D. ④處
【2】該諺語主要流傳于我國的
A. 青藏地區B. 西北地區C. 長江中下游平原D. 東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 )
A.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B. .1月0℃等溫線
C.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B. 山西能源基地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C. 滬寧杭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D.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最大的高新技術工業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興化人在低洼地區挖河泥墊高農田,壘土成垛,垛上耕種,形成了垛田。下圖為垛田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垛田種植的農作物最可能是
A. 小麥 B. 水稻 C. 甜菜 D. 甘蔗
【2】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勢低洼 B. 河網密布 C. 氣候濕潤 D. 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下圖為一幅剪紙作品,名為“煎餅飄香”;煎餅的主要食材來自小麥和雜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剪紙中反映的生活場景常見于我國的省區是
A. 廣西壯族自治區B. 河南省C. 香港特別行政區D. 湖南省
【2】煎餅的主要食材是小麥和雜糧,其適合種植的土地類型是
A. 水田B. 林地C. 草地D. 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