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山東省濰坊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巴西和印度兩個“金磚國家”的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⑴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河流:A B 城市:C D
⑵巴西利亞位于新德里的______方向,當新德里高溫多雨時,巴西利亞的氣候特征是 。
⑶印度北部經常發生地震,而巴西很少有地震發生。請用板塊構造學說分別解釋其成因。
⑷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請分析遷都的原因。
【答案】
(1)亞馬孫河 恒河 圣保羅 班加羅爾
(2)西南 炎熱干燥
(3)印度北部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而巴西處于美洲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4)加快內地的開發建設;巴西利亞位于高原上,氣候較為涼爽且環境優美
【解析】
試題分析:
(1)據圖可知:A為位于巴西的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亞馬孫河;B為位于印度北部的,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恒河;C為位于巴西東南部的圣保羅,是圣保羅州的首府,也是巴西最大的城市;D為位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是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2)新德里的坐標為26°N,77°E,巴西利亞的坐標為16°S,48°W,根據兩地的經緯度可知:巴西利亞位于新德里的西南方向;兩地位于南北兩個半球,季節相反。新德里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當新德里高溫多雨時,巴西利亞正值冬半年,由于其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因此此時其氣候特征是炎熱干燥。
(3)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拼合而成。組成地表的各大板塊處于不停的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地震。印度北部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經常發生地震,而巴西處于美洲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因此很少有地震發生。
(4)加強對內陸的控制,開發內地不發達地區;原首都氣候濕熱,而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上,氣候較為涼爽且環境優美;避免出現城市環境等問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①
③
河流④
地形區:⑤ 盆地
省區:⑥
省行政中心:⑦ 市
(2)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國家),B (國家),C 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填注地理事物。
(1)圖中數字代表的大洲名稱: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
(2)圖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稱:
A ,B ,C ,D 。
(3)寫出赤道穿過的大洲名稱: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湖南省郴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美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美洲西部瀕臨A 洋。在智利的東部有世界最長的山脈B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C是 運河。與北美洲隔白令海峽相望的國家D是 。
(2)世界經濟高度發達國家E是 ,該國領土由本土、夏威夷州和 州三部分組成,首都是 ;農業生產具有區域專門化特點,五大湖附近為 帶(“乳畜帶”或“棉花帶”)。
(3)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屬于 人種。F是南極洲,其代表性的動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的四條主要地理分界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代表我國人口分界線是 (填字母),名稱是 一線。
(2)上圖中代表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是 (填字母),具體經過 一列山脈。
(3)A圖虛線經過 --- 一線,相當于_____ 等溫線。
(4)上圖中代表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分界線是 (填字母),把最終流入 的河流稱為外流河,我國內流河的水源主要來源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各題。
【1】提出 “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
A.哥倫布 B.魏格納 C.牛頓 D.哥白尼
【2】下圖為海陸分布狀況圖,按時間的先后,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 .c、d、a、b B.a、b、c、d
C.d、c、b、a D.b、d、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龍江省龍東地區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黃河水系圖”,完成下列問題。(5分)
(1)黃河注入① 海。
(2)黃河上中游的分界② 。
(3)黃河中游主要流經的地形區③ ,下游地區由于人們不斷加高堤壩,形成“ ”。
(4)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