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列地形區適宜發展的主要農業生產類型是( )
A.長江中下游平原——漁業
B.大興安嶺——林業
C.內蒙古高原——種植業
D.東北平原——畜牧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以下小題。
(1)甲點海拔為( )
A.1500米
B.1000米
C.500米
D.0米
(2)如果乙點的氣溫為15℃,那么甲點的氣溫應該是( )
A.15℃
B.0℃
C.18℃
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圖甲)和地球公轉的二分二至圖(圖乙),回答問題。
(1)甲圖A、B、C、D、E五點中,所在緯線圈最長的是 , 位于低緯度地區的是。
(2)甲圖中A點在C點的方向,B點在E點的方向。
(3)甲圖中,當A地為一年中的7月時,D地為月,A、D兩地同一時期季節相反,是由于地球的運動造成的。
(4)圖乙①②③④四個位置中,太陽直射南緯23.5°的是(填序號),此時,天門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5)當太陽直射點在圖甲C點所在的緯線上,并且向北移動時,則地球處在圖乙公轉軌道上的處附近(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顯著。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圖中山脈①、②中,屬于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的是________(填數字代號)。
(2)甲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該地區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________河。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長河,目前已建成我國最大的________水利樞紐工程。
(4)四位外國小朋友到圖中四地區旅游后,交流各自見聞,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法國小朋友說:“我在甲地區的蒙古包內,品嘗了牧民自已釀制的青稞酒,讓我想起了家鄉的葡萄酒。”
B. 澳大利亞小朋友說:“我在乙地區看見牦牛,而我國中部有成群的綿羊。”
C. 日本小朋友說:“我在丙地區看到了成片的稻田,我的家鄉也主要種水稻。”
D. 埃及小朋友說:“我在丁地區看見了水鄉景觀,而我的祖國是一個沙漠之國。”
(5)甲、乙地區發展農業以________業為主,但甲地發展的種植業叫________,乙地發展的種植業叫________。
(6)圖中④地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對于該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高效課堂的辯論活動中小芳和小華同學有不同的觀點。你支持誰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夏季最高、最低氣溫不在曾母暗沙和漠河鎮,而是分別位于吐魯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說明影響我國夏季氣溫地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緯度位置
C.海陸位置
D.地形地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結合右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對陜西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有( )
①地形種類單一②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高原山地面積廣大④關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陜北高原地域性顯著,體現其特征的有( )
①窯洞內冬暖夏涼②信天游高亢奔放③高原上耗牛成群④黃土地千溝萬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回答問題。
(1)如圖中反映出的我國地勢總體特征是( )
A.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B.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布
D.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分布
(2)如圖中所示的地勢特征對我國影響描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有利于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B.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
C.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的水能
D.有利于夏季全國普遍高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微信發布《2017微信春節數據報告》顯示,除夕至初五,全國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460億個,同比增長43.3%。廣東省以58.4億個的紅包收發個數遙遙領先。緊隨其后的是江蘇29.3億個、山東26.4億個、河北24.2億個、浙江24.2億個。不難看出,紅包發送數量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數量密切相關。據此,回答下題:
結合資料和“我國的人口分布”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說明五個省區人口數量多,經濟較發達。 B. 五個省區都是地處東部沿海地區
C. 五個省的紅包總個數占全國總數量的43.3% D. 五個省區位于黑河——騰沖一線以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