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球是人類的家園。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的經度、緯度是( )
A. 60°E 60°N B. 60°W 60°N
C. 60°W 60°S D. 60°E 60°S
【2】對各地描述可信的是 ( )
A. 甲位于北寒帶 B. 乙位于東半球 C. 丙有太陽直射 D. 丁位于低緯度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這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滿生機的土地,它曾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文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坦桑尼亞賽倫蓋蒂國家公園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動物園。在此動物園我們找不到的動物是
A. 獅子 B. 大象 C. 長頸鹿 D. 牦牛
【2】關于甲河流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流量大 B. 世界第一長河 C. 含沙量大 D. 結冰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方地區的傳統民居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所代表的民居分別是
A. 窯洞、四合院 B. 四合院、窯洞 C. 蒙古包、窯洞 D. 吊腳樓、四合院
【2】乙分布的地形區是
A. 華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黃土高原 D. 東北平原
【3】東北平原是我國的著名商品糧生產基地,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 耕地廣闊,土壤肥沃 B. 交通便利,人口眾多
C. 熱量充足,一年三熟 D. 歷史悠久,技術先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讀下圖及有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摘自愛國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1)詩中“一灣淺淺的海峽”指的是 海峽,該海峽西岸是 省。臺灣島東臨 洋,南臨 海。
(2)臺灣的地形以 為主,最高峰是 ,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
(3)有關臺灣居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祖籍以廣東、廣西為主 B.以廣東風俗習慣為主
C.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金三角地區是全國唯一一個跨省設立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發改委要求,把示范區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與裝備制造業基地。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黃河金三角跨越哪幾個省區?( )
A. 隴、陜、豫 B. 豫、晉、甘 C. 晉、豫、陜 D. 遼、冀、陜
【2】關于黃河金三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耕地類型為旱地,農作物是一年一熟 B. 地處黃河下游
C. 主要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 D. 地處暖溫帶、濕潤區
【3】黃河金三角豐富的能源礦產是( )
A. 風能 B. 煤炭 C. 有色金屬 D. 鐵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我國65歲以上老人在各省所占比例圖,回答下面小題。
【1】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農村65歲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四川
B. 城鎮65歲及其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北京
C. 農村65歲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較大的省區全部位于沿海
D. 城鎮65歲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較大的省區全部位于內陸
【2】圖中反映出我國人口存在的問題是
A. 人口數量很大 B. 我國人口集中在直轄市
C. 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 D. 我國人口增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示意回答問題。
(1)左圖為吐魯番盆地居民長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人們在有水源的地方,發展富有特色的 (“河谷”或“綠洲”)農業;
(2)右圖中引黃河水灌溉的地區有 、 ,這里被譽為“塞上江南”;
(3)我國四大牧區中有兩大牧區位于西北地區,分別是東部的 牧區和西部的 牧區;
(4)新疆地區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這里的的瓜果特別甜,主要原因是______;
A.灌溉水源充足 B.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C.土壤肥沃 D.品種優良
(5)本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__。
A.水土流失嚴重 B.土地荒漠化嚴重 C.大氣污染嚴重 D.水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0年世界部分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億美元),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發達國家數量最密集的區域是
A. 東亞 B. 歐洲西部 C. 北非 D. 西亞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列前三位的依次是美國、德國、日本
B. 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列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國、印度、巴西
C. 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英、德之和
D.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國內生產總值最大的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