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關鍵因素是( )
A.資源與土地
B.氣候與地形
C.市場與交通
D.技術與人才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臺灣島和海南島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臺灣島地圖,北回歸線穿過臺灣的_____部,因此臺灣島有__________氣候和_________氣候。
(2)讀海南島地圖,甲是________海峽,地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3)兩島共有的主要氣象災害是_________,兩地山區還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是_______,請解釋兩地頻繁產生氣象災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世界降水分布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少,兩極地區降水多
B.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D.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少,內陸地區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__________ 平原,這里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 _________(植被),它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被稱為“地球之肺”。
(2)B山脈的名稱是________,該山脈縱貫澳大利亞東部,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使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氣候__________。(炎熱干燥/溫暖濕潤)
(3)我國鋼鐵企業向以上兩國大量進口_____ (礦產資源),我國是全球該資源消耗最大的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解放前甲、乙兩地區是著名的“西大荒”和“北大荒”。現如今“西大荒”變成棉倉,“北大荒”變成糧倉。讀甲、乙兩地區圍及氣候責料圖。
(1)甲、乙兩地區都有我國的著名河流,分析兩區域河流①與②的主要差異。
河流代號 | 外(內)流河 | 含沙量 | 河水補給形式 | 流量 |
河流① | ( )流河 | 含沙量較大 | ( ) | 較小 |
河流② | ( )流河 | 含沙量較小 | ( ) | 較大 |
(2)從自然條件看,“北大荒”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____________。“西大荒”變成棉倉,分析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氣候條件。
(3)“北大荒”變成糧倉,其大米因質量優良而廣受歡迎,與其有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雙項選擇,填寫序號)
①東北水稻的生長期長,有利于養分的充分積累
②東北地區緯度偏高,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③東北地區氣溫偏低,病蟲害較少,使用農藥較少
(4)說明“西大荒”大規模發展格花生產和“北大荒”大規模開黨發展種機,可能帶能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各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2018年起,我國把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下圖示意地球公轉,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天,地球運行在公轉軌道的位置為
A. 甲B. 乙C. 丙D. 丁
【2】下列關于豐收節這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太陽直射在赤道B. 此日后太陽直射點往北移
C. 寧德市晝短夜長D. 寧德市學校旗桿正午影子朝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