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京津冀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多 B.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C.資源豐富 D.臨海,交通便利
(2)兩地區的工業基地分別是 、 。
(3)連接兩地區的鐵路干線名稱是 。圖中兩城市,既是河港也是海港的是 。
(4)兩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發展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
①兩地都具有沿海、沿鐵路的便利交通
②兩地的煤炭資源都十分豐富
③兩地的鋼鐵工業都靠近原料產地
④兩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大
⑤兩地均位于我國農業發達地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把600噸鋼材用火車從上海運往昆明,經過的鐵路線是 。
(6)長江流域人口稠密,城市眾多。長江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是( )
①便利的航運 ②豐富的石油資源 ③充足的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答案】(1)A (2)京津唐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
(3)京滬線 上海 (4)D (5)滬昆線 (6)B
【解析】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是眾多國家機關的所在地,這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是京津塘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基地。
(1)高新技術發展的條件是鄰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北京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故高新技術產業比較發達,故選A。
(2)根據圖中的城市和鐵路線可知,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的京津塘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地區有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
(3)連接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的名稱是京滬線,故連接兩地的鐵路線是京滬線。圖中兩城市,既是河港也是海港的是上海。
(4)京津唐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條件是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科技發達,滬寧杭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條件是農業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科技發達,故選D。
(5)根據我國鐵路的分布可知,從山海到昆明的鐵路線依次是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6)長江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如方便了交通運輸、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所以選B。
該題主要考查了我國工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的發展。記住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分布并會結合材料分析工業的發展條件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住上海的小華同學想利用暑期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他設計了四條游覽線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四條游覽線路中,穿過我國不同干濕地區數量最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四條游覽線路中,主要穿過溫帶季風氣候區的是( )
A.①線B.②線C.③線D.④線
【3】小華繪出了四條游覽線路經過的某些主要山脈或地形區的簡略示意圖,圖中繪制可能出現錯誤的是( )
A.B.
C.D.
【4】四條游覽線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
A.①線“三尺無平地”B.②線“沙漠駝鈴映晚霞”
C.③線“沃野千里的黑土地”D.④線“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爸爸去哪兒》開播了,導演組給爸爸和孩子們制定了4條旅游路線,讀路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路線3穿過的某省級行政區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為“三山夾兩盆”,其中天山山脈是:________(填數碼),兩盆為中國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填字母和名稱)
(2)4條線路中穿越了中國3個階梯的是:線路________。
(3)爸爸們將沿途的見聞感受發在微博上,其中不可能的是________
A.爸爸說沿著路線1,我們探訪了蜀地的樂山大佛和西藏的布達拉宮
B.兒子說路線2與我國人口密度分界線大致一致,此線以東人口多,以西人口少
C.爸爸說沿著路線3,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中國第二長河---黃河
D.兒子說,冬季可以選擇路線4,感受同一時期南北氣溫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深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別稱“羊城”,是著名的僑鄉
B. 是中國重要的金融、商貿、信息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C. 地處珠江口的西南側
D. 毗鄰澳門,是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略圖”,回答問題。
(1)A是我國長絨棉產地__________盆地,B是世界上最高的__________高原。
(2)①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重要分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脈,②是我國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線___________山脈。
(3)①屬_________________(溫度帶) ⑤屬________________(干濕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