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班學生在學習“地球的自轉”時,運用地球儀做了一個演示實驗。閱讀演示實驗方法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演示實驗)在暗室里,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陽,在電燈旁放置一個地球 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觀察地球儀上的受光區域及其變化。
(1)演示中,甲地此時位于________ 半球(晝/夜)。
(2)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著圖中字母_____所表示的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地球自轉 一周的時間約是_____小時。
(3)演示地球自轉時,需要用手撥動地球儀自________向________轉動,從南極點上 空看_______ 時針。從圖示看,隨著地球的自轉,甲、乙兩點首先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的是___________ 。
(4)這一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_______現象。
【答案】夜 B 24 西 東 順 乙 晝夜更替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地球自轉的概念、特點以及晝夜交替現象。
(1)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照射地球時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一半是白天,背著太陽的一半是黑夜。據此可知,圖中所示,甲地位于電燈的背面,所以此時位于夜半球。
(2)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據圖可知,圖中的B所示的是地軸。地球自轉 一周的時間約是一天,即24小時。
(3)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所以撥動地球儀,使其運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如果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從圖示看,隨著地球的自轉,甲、乙兩點首先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的是乙點。
(4)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照射地球時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同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從整個試驗過程看,這一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自然環境差異看,中國分為三大自然地理區,只有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才能實現健康、協調發展。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省級行政中心城市);②______(河流);③____(地形區)。
(2)根據圖文資料參照方框中銀川的描述在圖中方框內完成上海的相關內容。
(3)對應連線。
甲 a東部季風區
乙 b西北干旱區
丙 c青藏高寒區
甲 乙 丙 。
(4)根據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原則,圖中A、B哪一個區域更適合建水電站?請說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北方城市每年需要大量鮮花,除本地鮮花外,廣州是重要的供應地,那么每年廣州對北方城市鮮花供應量最大的季節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地球公轉的方向用箭頭在圖中適當的位置畫出。
(2)寫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名稱:A B C D 。
(3)當地球位于 A 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此時北極地區有 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與2018年相比,2019年春運有諸多變化,下表為2019年春運第一周統計數據。下圖為春運期間鐵路回家耗時大數據。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運營人次增長幅度最大和運輸人次最多的交通方式是
A.航空和公路B.航空和鐵路
C.鐵路和公路D.鐵路和水運
【2】乘車回家耗時最長的省會及自然原因是
A.海口——氣溫高,降水多B.昆明——地勢高,車次少
C.拉薩——海拔高,距離遠D.烏魯木齊——氣候干燥,運量小
【3】常熟地區,鐵路建設多采用高架、橋梁,主要是為了
A.減少噪音擾民B.較少占用耕地
C.縮短運營里程D.降低技術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比周圍郊區平均氣溫高。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 地形地勢對氣候的影響 B. 海陸分布對氣候的影響
C.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D. 太陽輻射對氣候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