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印度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地理事物名稱標注錯誤的是
A.印度河B.新德里
C.孟買D.孟加拉灣
【2】某年印度發生嚴重的旱災,原因可能是這一年
A.西南風強盛B.東北風強盛
C.東北風來得遲退得早D.西南風來得遲退得早
【答案】
【1】A
【2】D
【解析】
根據南亞指位于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南亞地形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是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中部平原區是由印度河、恒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南亞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分明顯的旱雨兩季,易發生旱澇災害,進行分析解答。
【1】印度河源于西藏自治區,在巴基斯坦境內注入阿拉伯海。讀圖可知,圖中地理事物名稱標注錯誤的是印度河。根據題意。故選:A。
【2】印度熱帶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為三季。每年6月到10月為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從11月到次年2月為涼季,盛行干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從3月到5月為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西南季風給印度帶來了大量降水,但有的年份來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風力太弱,容易造成旱災,故D正確。故選:D。
本題考查了印度的地理概況及氣候特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A、B兩地降水柱狀氣溫曲線圖,分析回答:
(1)A地最高氣溫出現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現在 月。
(2)A、B兩地的氣候資料與我市特點相符的是 地。
(3)A、B兩地的降水相對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5)影響氣候(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沙市于2012年6月21日設立,是中國最南端的城市,為海南省第三個地級市,下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三沙市所處的海域是 ,所處的溫度帶是 。
(2)三沙市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
(3)寫出相鄰國家的名稱A ;B 。
(4)北回歸線穿過的省份中主體是島嶼的是 省。
(5)根據位置判斷永興島的氣候類型屬于()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比例尺的正確概念是: ( )
A. 表示實地面積比圖上面積放大的程度
B. 表示圖上面積比實地面積縮小的程度
C. 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D. 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放大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尤其是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鑲嵌其間.根據題目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圖中標示青藏高原的是( )
A. B.
C.
D.
【2】我國山區面積廣大的優勢是:( )
A. 有利于發展種植業 B. 交通方便,有利于經濟發展
C. 不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D. 有利于發展林業.礦業.旅游業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二十四節氣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和“清明時節雨紛紛”描述的地區分別是
A.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C.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2】立夏至夏至,南平
A.晝短夜長且晝漸長B.晝短夜長且晝漸短
C.晝長夜短且晝漸長D.晝長夜短且晝漸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略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山脈為地勢階梯分界線的是____,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是陰山、___。
(2)寧夏平原和A______平原被譽為“塞外江南”,其灌溉水源主要來自_____。近年來,寧夏平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該地區葡萄種植的有利氣候條件是______。
(3)圖2為央視《地理中國》報道的黃河支流上著名的“橋上橋”,下橋建于公元1667年,上橋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紀80年代,當地居民(圖1)在河中挖沙將下橋挖出,使“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橋上橋”景觀可能出現在B、C處中的________處,“橋上橋”中下橋被淤埋反映出當地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
(4)甘肅、寧夏在黃河附近形成一條“工業長廊”,據圖1列舉一項該“工業長廊”適合發展的工業部門______,這些工業部門的發展還有賴于該地區豐富的能源資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