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貫穿東、中、西部三大地帶的長江橫向經濟帶將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的新支撐帶,同時繼續向西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將形成開放新局面。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左圖中甲處建設有我國大型水利樞紐的有利自然條件有哪些?
(2)左圖中城市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低平,農業部門以______業為主。請你舉例說明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
(3)長江三角洲地區處于我國__________________地區與長江流域的結合部,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
(4)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媽媽在蘇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結合右圖信息分析這種生活方式存在依據的條件。
(5)生態安全關系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從左圖信息可以判斷長江上游需要解決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差大(或階梯交界處);河流徑流量大。 (2)沿河分布 種植 豐富的水源;豐富的水能資源;便利的水運等。 (3)東部沿海 (4)快捷、便利和多樣的交通方式(或發達的高速鐵路和公路) (5)水土流失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等相關知識,需要識記的是三峽水利樞紐的有利條件、長江城市的分布特點以及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長江上游面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等相關知識。
(1)讀圖可知:左圖中甲處建設有我國大型水利樞紐三峽水利工程,該地位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或階梯交界處);河流徑流量大。
(2)讀圖可知:左圖中城市的分布特點是沿河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低平,農業部門以種植業為主。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豐富的水源;豐富的水能資源;便利的水運等。
(3)長江三角洲地區處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與長江流域的結合部,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
(4)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媽媽在蘇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結合右圖信息這種生活方式存在依據的條件是快捷、便利和多樣的交通方式(或發達的高速鐵路和公路)。
(5)生態安全關系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從左圖信息可以判斷長江上游需要解決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主要是水土流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9月4日,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了北冰洋區域內的科考任務,“雪龍”號科考船于北京時間當日下午駛出北極圈。“雪龍”號科考船在北冰洋作業期間曾到達(82°52′N,159°W)附近海域,這也是本航次考察所到達的最北的地理位置,進行了海洋生物、化學、海水、大氣、地球物理等多學科綜合觀測。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本次“雪龍”號科考船到達的最北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符合北極地區自然特點的是:
A. 終年極晝 B. 終年降水豐富
C. 河網稠密 D. 豐富的礦產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曲線①為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此線以西是我國_____(農業部門)主要分布區。
(2)圖中 A、B、C、D 代表我國的四大牧區,其中 A 為_____牧區,C 為_____牧區。
(3)長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該地區農業耕地類型是_____,農作物熟 制普遍為_____。從自然方面分析,該地區發展淡水漁業的優勢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白銀市主要位于( )
A.西北地區 B.南方地區 C.北方地區 D.青藏地區
(2)A、B兩地區的分界線D是______。該之線以南的地區,降水量比較______,一月平均氣溫在______℃以上。該線以北的B地區,主要有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
(3)C地區氣候最大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其農業類型主要以______為主。
(4)E地區地勢較高,為黃河、長江等河流的發源地,主要有______等省(區)(寫全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土地資源總量_____但人均_____。
(2)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分配不均,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東南部地區;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_____地區。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3)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圖甲為“黃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央視《地理中國》報道,黃河支流上著名的“橋上橋”(圖乙),下橋建于1667年,上橋建于1832年,上世紀70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將下橋挖出,“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
(1)黃土高原地處沿海向內陸的過渡地帶,概括黃土高原地區降水空間分布的總趨勢。_____。
(2)黃土高原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請解釋傳統民居窯洞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_____。
(3)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該地區修建“橋上橋”的主要原因。_____。
(4)據圖丙“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示意圖”,提出黃土高原地區生態建設的合理措施。_____。
(5)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西安至成都)全線正式開通運營。西成高鐵是我國第一條穿越_____(山脈)的高鐵。2018“絲路經濟國際論壇”國際學術會議在西安召開,專家們去距會場23千米的西安標志性雕塑﹣﹣“絲綢之路群雕”進行考察,應選擇的最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但由此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
材料二 人口遷移示意圖。
(1)簡述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原因。
(2)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會產生哪些社會問題?
(3)談談你對城市人口過快增加有哪些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敏班上準備組織一次登山活動,同學們個個都興高采烈。為了安全,老師拿出一張等高線圖說:“這是我們要登的山,它比較高,大家注意……”接著,強調了安全事項,順便復習了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要求同學們上山后留心觀察這些地形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圖上可以看出最高的山頂海拔高度是( )
A. 1 200米以上1 500米以下 B. 1 200米
C. 900米以上1 200米以下 D. 900米
【2】老師強調圖中有一個懸崖很危險,希望大家上山時一定要注意。請你判斷懸崖在哪個地方( )
A. 丙地 B. 戊地 C. 己地 D. 丁地
【3】老師告訴同學們:“圖上甲、丙、丁、戊、己五處等高線形態不一樣,分別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觀察,看它們在地形上有什么區別。”請回答,圖中甲、丙、丁、戊、己五個部位依次是( )
A. 山頂、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B. 山頂、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C. 山頂、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D. 山頂、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