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海峽或運河屬于亞歐分界線的是( )
A.白令海峽 B.巴拿馬運河
C.土耳其海峽 D.蘇伊士運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的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寧夏的氣候類型為 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降水量比吐魯番的 ____(多/少),造成兩地降水差異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據圖分析,我國氣候特點是:氣候復雜多樣,___________顯著。
(4)B省的簡稱是__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 _____________。
(5)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經濟文化聯系密切,讀中南半島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中南半島自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勢是南高北低
B. 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C. 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D. 植被屬于落葉闊葉林
【2】圖中陰影區主要是下列哪種農作物的分布區( )
A. 香蕉 B. 小麥 C. 水稻 D. 茶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葉產量居世界第一。如圖為我國四大茶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四大茶區種植茶葉的共同優勢條件有( )
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②降水豐沛,空氣濕度大
③黑土廣布,土壤肥沃 ④科技發達,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貴州省是世界古茶樹起源地之一,它屬于( )
A.華南茶區B.西南茶區C.江南茶區D.江北茶區
【3】近年來,貴州省積極促進茶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該舉措可以( )
①促進茶文化傳播 ②提高茶葉知名度
③縮小茶葉市場 ④實現產業扶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中,各具特色的彩車驚艷亮相,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彩車所代表省區的全稱是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彩車前部身著各民族節日盛裝的青年載歌載舞,代表了居住于此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13個主要民族,這些民族________(單項選擇)
A.使用統一的語言、文字 B.無論民族大小,一律平等
C.各自聚居生活,不與其他民族混居 D.集中分布在我國東南地區
(2)彩車尾部“三山夾兩盆”的造型反映了該省區的地形特征(圖乙)。自北向南依次分布著:阿爾泰山脈、準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和______山脈。塔里木盆地中分布著我國最大的________沙漠,反映該地氣候的突出特征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彩車中部為大果盤的造型,其上盛滿石榴、哈密瓜、葡萄等特色水果。該地的水果甜度高、色彩艷,享譽國內外。說出該地水果品質好的有利氣候條件____________。
(4)彩車兩側的五色絲帶寓意豐富。綠色絲帶代表著綠洲文化,該區域的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的________(內部/邊緣),這是因為該區域的城鎮分布與________密切相關(單項選擇)。
A.地形分布 B.綠洲分布 C.氣溫分布 D.沙漠分布
(5)塔里木盆地豐富的_______資源為這里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依托,西氣東輸工程通過________(交通運輸方式)將該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這一工程對該省區的有利影響是________(單項選擇)。
A.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 B.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C.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D.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學校擬組織同學們4月份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下圖),下表為4月22日-27日天安門廣場的升降國旗時間(升、降旗時間即為日出、日落時間)。
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的國旗護衛隊每天進行升降國旗儀式,與此密切相關的地理依據是
A.地球的大小B.地球是個球體
C.地球的自轉運動D.地球的公轉運動
【2】從表中可以看出,每天的升、降旗時間是不一樣的,此現象可間接說明
A.太陽的運動在不斷變化B.地球的運動沒有規律
C.地球是不規則球體D.地球不僅有自轉還有公轉運動
【3】學校若選擇在4月22日-27日某一天組織學生觀看升旗儀式,希望盡可能晚點到達天安門廣場,觀看的日期應選擇在
A.4月22日B.4月23日C.4月26日D.4月27日
【4】4月22日至4月27日時間段,從運動趨勢看,太陽直射點運動的位置所對應的節氣(二分二至),最先到達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海峽海底的某些地方,發現了古森林的遺跡,這說明
A. 這里一直是海洋 B. 過去這里曾經是陸地
C. 古代海底也有森林的分布 D. 過去全球的海水水位沒有現在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