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位置(經、緯度):__________________; 圖中B點的位置(經、緯度):__________________ 。
(2)A點在東西半球的_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_半球。
(3)B點在_________(溫度帶),陽光_________(直、斜)射,氣候_________。
(4)A點在B點的_______方向。
(5)A點和B點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冬、夏季節風向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受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冬、夏季節盛行風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這種風向隨季節而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________氣候。
(2)據圖可知,我國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節),其水汽來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國盛行________風和________風;如果冬季風活動強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災害性天氣);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八下模擬試卷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四省(區)輪廓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省(區)的行政中心是福州
B、②省(區)分布有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
C、③省(區)所處溫度帶是暖溫帶,有我國第二長河經過,其簡稱是黑
D、④省(區)有我國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聚居,且瀕臨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鄒城市七年級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理現象中,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是( )
A.五帶劃分 B.晝夜更替
C.四季變化 D.晝夜長短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七年級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喜馬拉雅山是由以下哪兩個板塊相互作用而形成( )
A、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 B、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C、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D、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七年級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峰海拔可能為585米 B.乙是山脊
C.丙處是陡崖 D.丁是山谷
2.圖中丙、丁兩線中有一條是河流,該河流流向為( )
A.自西向東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西北向東南流 D.自東南向西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八上第一次調研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形區不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的是( )。
A.柴達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準噶爾盆地 D.云貴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婁底市八年級上學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鄰國:① ,③ 。
(2)隔海相望的國家:⑤ 。
(3)島嶼:⑦ 。
(4)海峽:⑥島嶼北側的海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