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①西北地區、②青藏地區、③南方地區和④北方地區.
解答 解:(1)A秦嶺與B淮河一線是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界線.受氣候的影響,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2)①地是我國的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總的來說,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響,從東到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由于本區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
(3)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勢高,氣溫低,形成高寒的氣候特點,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4)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廓酒旗風和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繪的是南方地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繪的是西北地區;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繪的是北方地區.
(5)④南方地區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作物可一年兩熟到三熟.
(6)③北方地區是指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季風區,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如圖C,冬季氣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7)從地勢剖面圖可以看出,西部海拔高,因為青藏高原;再結合東部的東海可知,圖中甲、乙、丙、丁四條線的地勢剖面圖與之相符的是乙.
故答案為:(1)秦嶺;淮河;(2)干旱;減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綠洲農業;(3)②;(4)C;(5)水稻;一年兩熟到三熟;(6)C;(7)乙.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及概況,屬于基礎題,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遠離海洋,但氣候濕潤 | |
B. | 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內部 | |
C. | 塔里木盆地的優勢資源是鐵礦和鹽礦 | |
D. | 新疆的瓜果特別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