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1年4月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旱情,導致江河湖泊蓄水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少,影響了水上航運、水力發電、農業生產等。
(1)受災地區主要位于秦嶺—河以南地區。受災嚴重省區F是省、G省的簡稱是。
(2)干旱給當地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有。
(3)B省南部珠江三角洲是以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E是海峽。
【答案】
(1)淮;江西;贛
(2)農業灌溉用水不足,生活用水缺乏
(3)輕;雷州
【解析】(1)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如圖1受災地區主要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主要屬于 亞熱帶(溫度帶)和濕潤區。受災嚴重省區F是江西省;簡稱是贛;(2)干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自然災害。在我國,不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區旱情嚴重,而且在東部季風區亦常出現旱災,往往對農業灌溉、工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來巨大影響;(3)B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是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E是雷州海峽。
所以答案是:(1)淮;江西;贛;(2)農業灌溉用水不足,生活用水缺乏;(3)輕;雷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分析題:
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人口增長了,要求生產更多的糧食。為了滿足人口最基本的糧食需求,亞洲的一些國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帶墾荒種糧,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連續耕種,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漸下降。結果,糧食的產量下降。然而為了生存,人們又進一步墾殖,形成惡性循環。
1.閱讀材料,把A—F各內容,按因果關系填入下面的框圖中。
A.要求糧食生產B.開墾坡地和干旱地帶 C.糧食產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嚴重E.惡性循環 F. 土壤肥力下降
2.利用下列所給內容,繪制“農業與環境良性發展結構圖”
①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 ②發展農業技術 ③糧食需求量得以控制 ④糧食單產提高 ⑤退耕還林、還草 ⑥環境得以改善 ⑦良性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青島出發,乘坐火車參觀上海世博會,途經的鐵路線是( )
A. 膠濟線、京滬線 B. 藍煙線、京九線 C. 滬杭線、京廣線 D. 京哈線、京廣線
【2】北京和上海分別位于我國兩大綜合性工業基地,關于兩大城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都臨近消費市場 B. 北京及周邊能源短缺,上海本地能源充足
C. 分別是我國首都和最大城市 D. 北京為鐵路中心,上海是海運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讀圖寫出日本四個島嶼的名稱:
A( ) B.( ) C.( ) D. ( )
2、將圖中數字號代表的工業區填在下面相應空格處:
①( )工業區, ②( )工業區。
3、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 )洋沿岸和( )沿岸。
4、日本民族構成特點:( )族占絕對優勢,是( )兼容的典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經緯網圖。讀圖,完成下題。
(1)甲地的地理位置用經緯度表示是( )
A.(20°E,20°S)
B.(20°W,20°S)
C.(20°E,20°N)
D.(20°W,20°N)
(2)當甲地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時,甲地處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某天甲地的晝長是12小時,這一天的日期最可能是( )
A.6月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的六個國家中,歸屬于圖乙中的A類國家有(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 D. ③④⑤
【2】下列哪一組國家之間的經濟商談,稱為“南南合作”( )
A. ①~② B. ②~⑤ C. ⑤~⑥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