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和B之間的分界線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即__________一線。這一線是我國1月份____ °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2)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差異。A區域的物產豐饒,是全國最大的_______(糧食作物)產區;B區域農業以旱作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
(3)C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農業以_________為主。從東到西,C區域的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D是我國平均海拔最_____的區域,本區域歷史上內外交通十分困難,2006年,_______鐵路的正式通車,對本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答案】(1)秦嶺-淮河 0 800 (2)水稻 小麥 (3)干旱 畜牧業 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 (4)高 青藏
【解析】
(1)根據圖示: A為秦嶺,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是南北方分界線。
(2)讀圖可知,A是南方地區,B是北方地區,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充足,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區是旱地,糧食作物是小麥。
(3)讀圖可知,C是西北地區,該地區距海遠,降水少,主要特征是干旱,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從東到西,C區域的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主要原因是由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將水越來越少。
(4)D區域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所以自然環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2006年,青藏鐵路的正式通車,對本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該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A、B兩地降水柱狀氣溫曲線圖,分析回答:
(1)A地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__月, B地降水最多出現在_______月。
(2)A、B兩地的氣候資料與我市特點相符的是_______地。
(3)A、B兩地的降水,相對集中的是________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_______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反映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生活情況,對于其中的差異產生的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產生經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智力方面的區別
B. 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是因為人種方面的優勢
C. 發展中國家在歷史上曾經長期受發達國家的侵略和剝削,是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低的重要因素
D. 發展中國家不可能最終趕上發達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半球的范圍是( )
A.0°經線以東至180°經線之間的半球
B.20°E至160°W之間的半球
C.20°W至160°E之間的半球
D.20°W往東至160°E之間的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