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為______,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為________(填序號),D是_______平原。
(2)①是______山脈,B是__________高原,A是______盆地。
(3)從圖中可知我國地形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 ④⑤ 東北 南嶺 青藏 塔里木 地形復雜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
【解析】
我國地勢分三個階梯:一、二級階梯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為分界線;二、三級階梯以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為分界線。第一級階梯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為主,包括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包括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據山脈的走向及位置可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為②昆侖山脈,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為④大興安嶺、⑤太行山,圖中D位于④大興安嶺以東是東北平原。
(2)讀圖可知,①是南嶺,為東西走向,B是青藏高原,位于②昆侖山脈以南,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A是塔里木盆地,位于②昆侖山脈以北,是我國最大的盆地。
(3)讀圖扇形圖可知,我國地形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3。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以下問題。
(1)點D的經緯度是_______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
(2)A、B、C、D、E五地中,A地的氣候特征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受氣候影響,A點傳統民居可能是圖中的______(填“①”/“②”)
(3)B、D、E三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_,影響三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在我國各省中,四川、河南、山東是人口最多的三個省
B. 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數量增長仍然較快
C. 盡管我國土地面積大,但人口多,所以人口密度大
D. 計劃生育的內容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
B.臺灣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C.臺灣大量工業制成品需要出口
D.臺灣資源貧乏,絕大部分需要進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青藏高原自然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干旱是其最顯著的自然特征
C.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D.有“世界屋脊”之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三角洲地區略圖和上海市氣溫降水資料圖,回答問題。
(1)長江三角洲區域以_______為龍頭,以________省南部地區和_______北部地區為兩翼,東臨_______海和_______海。
(2)該地區地處我國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_平原,我國第一大河__________為本區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氣候溫暖濕潤,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3)該地區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密集的地區之一其發展高新技術的最有利的條件是__________
A.農業基礎好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礦產資源豐富
(4)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分布規律是沿江沿海沿鐵路線分布,其中__________(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國最大的城市。
(5)圖中甲鐵路線是__________,借助本區域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長江三角洲的人們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這種現象叫“同城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某地區局部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若圖示地區位于東北平原中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地以種植冬小麥為主
B. ②地利于發展蔬菜花卉種植業
C. ③地的地形最適宜種植蘋果樹
D. ④地應大力發展乳畜業
【2】若圖示地區位于華北地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平原地區夏季光熱充足,利于棉花生長
B. 洪澇、鹽堿、臺風是該地區發展農業的三大障礙
C. 城市適宜發展油菜加工工業
D. 內河航運是該地區主要的運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